第八十四章 血性(求订阅)(2/4)
在欧洲的主战场相互之间都投鼠忌器的时候,开辟另外的战场,就东西方之间的默契。包括后来发生在朝鲜的战争,其实都是东西方开辟另外战场角力的必然结果。
这种时代的潮流,绝不是某一个人就能改变的。即使是铁人,即使是杜鲁门,他们个人也改变不了局势。
周南有着后世的记忆,能做的无非是找出更符合自己民族利益的道路。
几分电文被摆在周南的面前,分别来自不同的渠道。就连东南亚的华人们,也给周南发来了几封超长的电报,详细描述了冲突发生的过程。
综合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周南很快就把昨天发生在泗水的冲突事件还原了出来。
昨天下午,爪哇族的一支游击队因为粮食短缺,走出了山区,来到了位于泗水西部大约三十公里外的梭罗河流域的华人农场,要求他们支援游击队一批粮食。
这个农场是以甘蔗种植为主,现在恰逢甘蔗的成熟期,所以这里的华人农场主舍不得丢下这里的收获。
他们送走了老幼妇孺,组织了周围的华人地主们,成立了一个护卫队,对游击队的要求并没有给出让他们满意的答复。
这里种的是甘蔗,不是粮食,游击队的要求可以说是无理取闹。他们与其说是要粮食,不如说是故意挑起事端。
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游击队的谈判代表不悦离去,傍晚时分,就发生了大批游击队员袭击农场的冲突。
在当地,华人组织了一个两百多人的护卫队,但是对方人多势众,更因为完全没有防备,造成了华人青年死伤惨重的严重事件。
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敌人也非常清楚,幸存的华人们甚至有一大半都认识袭击他们的人。
但是,想要复仇,却不是一件能轻易决定的事情。爪哇族是东印度群岛的第一大土著,他们的人口远远超过了华人。
跟他们作对,也就等于完全放弃了华人在爪哇岛上的利益,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