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赵相公办厂(2/4)
因此金诚没有选择去宿州,而是希望在睢宁碰碰运气。
清早,没吃饭,金诚饿着肚子来到睢宁河边的工坊,发现工坊外已经聚集了上千百姓。
因为听说在工坊上工,一个月能挣一贯钱,许多百姓都被吸引过来。
金诚站在人群后,看着排起的长队,让他有些焦急,后悔自己没有早点过来。
前面这么多人排队,等下工坊招够人,他就只能去宿州。
家里就只有他一个男娃,老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干活,又没有宗族帮助,分了田地也种不出多少粮食。
工坊前,上千百姓排队等候,相互交谈,说着关于工坊的传闻。
人们等了许久,工坊里才出来两个帐房,搬来桌子和椅子,给前来的百姓登记。
金诚排在后,许久前面的队伍才向动一点,让他心怀忐忑。
这时赵泰出现在工坊前,看出长长的队伍,发现其中有不少老人和小孩,便对王文统说了几句。
赵泰这是办工厂,搞实业,目的是为了当资本家赚钱,不是搞慈善,招人自然只能招募年轻力壮的打工人,不能要老弱病残。
他看见许多老人和小孩也来应聘,耽误了登记的进度,便让王文统把他们劝走。
王文统闻语,随即走出工坊,大声吸引人群注意,然后朗声道:“诸位乡亲,工坊内的活,不少都是体力活,需要年轻力壮的汉子,诸位中年龄在四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便都回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