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宣传只为卖地(4/4)
李茂跟汪洵见面不多,印象却很深,听他问起此事,便道:“恕罪,恕罪,老先生行善乡里,后生晚辈听了十分敬佩。日前有几个说书人到孤山镇来说些淫词艳语混饭吃,我恐有伤风化,把他们叫来训斥了一顿,让他们多宣扬些善有善报的真人真事,扬扬正气,他们就把老先生的事迹编成了歌谣传唱,我以为此事于匡正风化有益,便资助些盘缠给他们,让他们四乡传颂,怎知会让老先生不安,这实在是无心之失,万望司法代为解释,改日一定登门赔罪。”
汪洵笑道:“不敢劳动城局使,丈人那边我去回明即可。”
送走汪洵,青墨道:“你听他刚才怎么说,‘丈人那边我去回明即可’,这话大有深意呀,丈人是谁的丈人,他的丈人还是你们俩的丈人。有意思。”
李茂笑骂道:“这孩子又胡说。”又问:“交你办的事怎么样了,这么快就回来了?”几天前,李茂让青墨找了三十个说书艺人,给了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四处传唱苏振行善乡里,朝廷旌表的事迹。说书艺人拿钱走人后,李茂便派青墨、摩岢神通、张栓等人四处查访,看看他们是否真的卖力宣扬。
青墨道:“文先生好才华,那篇唱词编的极好,那帮唱书的十分喜欢,个个都很卖力,如今连兖州、濮州、宋州、曹州、徐州都唱遍了,连小儿都会唱上两句。我在宋州遇到一个做绸布生意的成武人,他向我打听苏振的事,问我流民四起时,孤山镇驻军是不是真的派人到苏女乡保护苏家产业。
“我当然说是啦,我说孤山镇清海军于将军最是个信守承诺、知恩图报之人,苏振大灾之年把粮食卖给清海军,解了燃眉之急,他家有难,清海军岂有坐视不救之理?他听了十分感慨,说在外行商十几年,钱是挣了点,却不知往哪放安稳。而今地方连年灾荒,官吏苛暴,引得流民四起,那些打家劫舍的,劫了财,还要害人。那些成了气候的,像海州雀老三那样的,连东海秦家这样的累世豪门都敢侵害,似我们这些小民百姓,哪里是安生之地?
“我说两京不错,再大的贼也不敢去,他说两京倒是安稳,可米贵如珠,又是他乡。他听说孤山镇建的稳固,于将军又是个重情守信的好汉,许多有钱人都争着在城里置地,他就动了心,央我带他儿子过来买块地皮。我说人少怕划不下价,他就又找了六个成武籍的富商一道,我看事情差不多了,就这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