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真做假时假亦真!(2/3)
对于这番说辞,赵老虎只是听,听完也只是嘿然一笑,却依旧什么都没说。唐成见状,抿了抿嘴唇后继续道:“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更让人想不明白的,二龙寨对于张县令先后两次招安的拒绝实在是太干脆了,若说第一次拒绝倒也没什么,毕竟总得有个抻价试探的过程,这好歹还说的过去。但这第二次又该怎么解释,在张县令开价如此之高的情况下毅然拒绝,而且没有丝毫要讨价还价的意思,莫非二龙寨的人真就傻的不知道拒绝的后果是什么?放着接收招安后的好rì子不过,顶着官府围剿的风险死顶着要继续干土匪,难倒他们就这么喜欢干土匪?”。
“弯弯绕,绕绕弯,读书人就是麻烦”,赵老虎停住了脚步,“你到底想说什么?”。
唐成这次没再长篇大论,迎着赵老虎的眼神儿道:“这里面有问题!”。
“行!不愧是我家二女儿选中的人,不仅长的灵光,脑子也好使”,看到唐成一脸肃然的样子,赵老虎反倒是嘿然一乐,“自己想到就行了,这事儿啊谁也别说去,包括你跟着的张县令”。
赵老虎果然也想到了,但他的现下的表现却实在让唐成不解,“这……”。
“既然想到了,该提防的就会提防,做到这一步就够了。有些话啊是不能说的,一旦说出来就是撕破脸皮了,也就是彻底绝了后路”,赵老虎双手背在后面悠悠往前走,说话的声音照旧是一如既往的平淡沉实,“二龙寨就一定能在九月份之前剿下来?张就一定能胜过姚?你不过就是一个小刀笔,虽然是跟着张县令,但从根子上来说和衙门里其他的文吏又有多大区别?老姚是个有大心思的人,未必还真把你这个流外九等的小吏时时放在心上?那他还不得累死!”。
当此之时,早已散班的县衙内一片寂静,赵老虎低沉的声音一字字一句句撞击着唐成的心,“只要我还在县尉的位子上,这次斗法就是老姚最后赢了也不会对你如何”,言说至此,赵老虎侧身看了看有些发呆的唐成,沉吟片刻后淡淡一笑道:“这就是退路,懂了吗?但你刚才说的这番话一旦传出去,那可就是撕老姚的脸了!就不说老姚,你知道别人要是撕我的脸,那我会怎么办?”。
“怎么办?”。
“谁想撕我的脸,我就要他的命”,虽然赵老虎已经是五十二岁的年纪,虽然他身上穿着八品官衣,但说到这句话时,脸上一闪而逝的狠厉却比年轻时当大青皮的凶霸更让人心惊。
这样的狠厉稍纵即逝,背着两只手往前走的赵老虎又成了一个和煦温厚的长者,在对着晚辈谆谆教诲,“既然你进了衙门,也想在衙门里混点有点出息,那就要牢记住两点。第一,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前程死押在一个人身上,时时记着给自己留条退路。这光鲜堂皇的衙门里幺蛾子多,古怪也多,除非正式定案,要不然千年王八翻身起来也没啥好奇怪的;第二点你更要记好了,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千万不要随便撕人脸皮。人活的就是一张脸,你撕了人家的脸,别人可是要跟你拼命的”。
今天赵老虎的这一课对唐成来说震动实在太大,他也很难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将赵老虎所说尽数吸收,“那二龙寨……还有姚主簿……”。
“二龙寨……我这县尉可不就管的是捕盗之事?张县令身为一县之尊关注此事也是份所应当吧?他是上官,他若吩咐下来,我又岂能不做?”,当赵老虎脸带轻笑,理所当然的说出这番话时,唐成真是觉得他这笑容像极了后世经典电视剧里面的老狐狸们。“嗯?怎么了,还不走?”。
随后的一段路程唐成没有说话,但赵老虎刚才的那些话却不断在他脑子里翻腾,以至于他竟有些怀疑当rì往李家送通婚书那次,他究竟有没有受张县令所托跟赵老虎做过那番长谈,而赵老虎又有没有说过愿跟张县令通力合作的话。
一路无言,直到两人走到衙门外要分道而行时,唐成终于还是问了一句:“那二龙寨的事情……”。
“你呀,终究还是太年轻,xìng子太实在!围剿二龙寨我自当尽全力,就不说搏一搏将来那些有的没的,单是身为一县县尉,这伙子贼匪如此闹腾,这就是在撕我的脸!”,赵老虎抬脚yù去时又转过身来拍了拍唐成的肩膀,“你年轻脑子好使,是官学里的读书人出身,如今又有助力可借,有些道理要是能早些悟明白了,将来就是混的再差也比我有出息,二女儿跟了你我也就放心了。好好想想吧”。
赵老虎说完后再次在唐成肩头重重拍了两下后,转身去了。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远处街道的夜sè中,唐成却很久没动步子。
真中有假,假中分明又有真,对于唐成而言,真真假假从没有像今天这么模糊过,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存在这如此多的变量,真与假这两个原本截然相反对立的概念,竟然是距离如此之近,近到似乎只要一捅破那层纸,真就成了假,假的就变成了真。
站在在衙门外麻石铺成的十字街头,唐成静默了许久后才又开始迈步向住处走去。
脚下走着,他脑子里却突然浮现出《红楼梦》开篇第一回的那幅太虚幻境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后世里第一次看到这幅联句时,他还是个少年,当时看到这联句他就以为明白了句中的意思;直到大学毕业后金鱼突然离去后他再次看到这两句,才明白以前所谓的明白根本就是假明白;就在今天,就在此刻,穿越一千三百年来到唐朝之后再次想起这两句话时,唐成又意识到原来经历了金鱼离去的幻灭后,他依然没能真正明白这两句话中的含义。
有些言语就像许多民间流传下来的处世名言一样,耳熟能详,传了一代又一代,熟的听来就像废话一样,根本不需要人解释就懂了。但只有在经历一些特殊的遭际之后,才会明白那些原本以为土的掉渣儿的烂俗话却是如此的字字珠玑,金玉良言,以前所谓的懂和明白不过就是年少轻狂的笑话儿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