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初见国父(2/4)
“不知兄台对大清怎么看?”孙文直接开口问道。
“逸仙兄都是这么直接吗?你可知本官乃我大清六品武官,担绿营千总一职。”杨信笑道。
“对待别人当然是不能交浅言深,但对于兄台,逸仙可是佩服至极。”孙文心中一动,看来对方对自己也是了解颇深啊,直接将自己的字给叫了出来,不过,孙文仍然不动声色地说道。
“为何?”杨信不禁有些奇怪。
孙文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笑了笑指着杨信的脑袋,缓声说道:“在大清,逸仙还未见过有官员敢擅自剪辫,不但未曾见过,简直闻所未闻,别说在官方,即使在民间也鲜有人敢剪辫者。”
“哈,我们是军人,免不了上战场,上了战场免不了受伤,剪去辫子只是为了更方便地清理头部的伤口罢了,这也是我们民团陪同黄师傅前来广州参加国际医学研讨会的原因。”杨信虽然知道孙文的底细,但在公共场合,杨信显然不想落人口实。
“哦?原来如此啊。”孙文眼睛一亮,既然杨信将话题转到医学上,孙文也借题发挥,“敢问兄台对中西医如何看?”
“逸仙兄是不是反感中医?”杨信反问道,在杨信的印象中,国父孙文受到的是西方教育,比较反感中医。
“不错。我认为中医的诊断缺乏客观标准,更多的是靠医者的主观体会,没有一个量化标准;而且中药成份极其复杂,很大程度上依靠医者的经验,这就造成了中医难以推广。”孙文并没有继续往深里说,只是浅尝辄止,毕竟,杨信等人可以算是黄飞鸿的亲友团,不能太过于贬低。
“确实如此,当然这也跟我华夏的国情有关,在我看来,中医西医之别犹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抑或着是巫医等,都有其各自的长处和短处,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取其长处,弃其短处,相互验证,共同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