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好雨知时节(下)(3/4)
萧冰问着,方信却只是笑,并不说话,但是清光照耀,六阶是时间识,虽然还没有大成,但是眼前区区一子,却可见得过去。
原来这子七岁时死了父亲,母亲做些针线活,供给他到村学堂里去读书,到了十岁,越发贫寒,此子只得出了学堂,为人放牛。
放牛之途,有些工钱,都借得书看,背诵记忆,久久玩味,这人天赋聪明,却渐渐明了书中道理,又无外事骚扰,不为作官而乱了心志,这道理就先养性,后移气了,现在年已十七,却学了一些绘画之技,而赚些小钱侍奉母亲。
“水伯,你看此子,身上已有一尺明光了,却的确得了书中真意。”周道士暗中说着,这话当然凡人听不见。
“哦,有何差别呢?”方信就问着。
“水伯,一般读书,只是为了作官,或者通些文墨,读了再多,也不见光亮,就算有些,也只是油灯大小,而读书入味见理者,心性自然通达,或有一层光辉,此子有一尺光辉,却已经是难得了。”
“据说读书慎孤者,养性养气自然而然,有大成者,身上有光可照七八尺,甚至十余尺,按照所读书不同,各有色彩,有的博读群书,甚至缤纷五彩,灿烂如锦绣。”
方信听了,也津津有味,心想这个世界规则的确宽松,这都能见得,转念一想,这是望气之术,倒也未必其它世界就不一样。
心不一样,气也不同,这应该各个世界都是通用的。
说话之间,萧冰就问了几句,然后不再说话,方信自然会意,就说着:“你是读书人,可愿为我作些事不?”
“小子如能为之,必将尽力。”这人也不肯一口答应,说着。
“吾欲建一书房,你可且帮我收集书籍,诸子百家,正史野传都可,再分类分册就可,你每月五两银子,可否?”方信说着,他久为皇帝,如今又为神明,这话说的淡淡,却自有一种不得不从的气度。
这王庐听了,凝神思考半刻,才说着:“贵人有言,小子敢不从命耶?”
施礼受了。
方信顿时微笑,他坐在桌几那边,就取出一个盒子,说着:“既然如此,这你就拿去,多作些事罢了。”
这盒子却是他用搬运之法,拿来的,别人不知,萧冰和周道士却是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