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准备(下)(2/4)
“在此时,蛮司贼乱已成,而各乡各村都在思图防御,预先作准备,这等人有些心思,也是正常。”方信气定神闲的喝着茶,眸子幽黑发亮:“建学舍,拜天地君亲师,本是大德,当年,孔子不是说,吾宁知不可为而为之,就算今日,只来一个二个学子,这学舍也必须开着,何况我们现在还没有到这地步。”
县学教谕张谦无声透了一口气。他已经年老了,但是阅历就多了,眼前这个年才十九的知县,这种涵养气度,已经隐隐有大臣风度,越过此关,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次来,其实本县还是有其它事和两位大人商量。”方信再喝了一口茶,说着。
“大人请说。”
“要传圣贤书,必先有圣贤书,两人认为如何?”
“这个当然!”两人都立刻说着。
“恩,可是内地运书运纸进来,甚贵呀,本县家乡,一本书为一百文,到此地,要一千文,如此贵重,读书不易啊!”
“正是,正是!”说到这个,两人都有同感。
“那造纸,印刷,两人大人可认为有辱斯文?”方信说着。
顿时,两人都明白方信的意思了,想了想,县学教谕张谦就说着:“这哪会是有辱斯文,蔡侯造纸,天下闻名,千载之下,还有余德,大人想怎么样作?”
“具体造纸,当然不必我们来作,但是本县自家乡得了三卷造纸术,第一卷,就是活动帘床纸模,如是用这个来制,可以反覆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二卷是桑皮、藤皮、稻麦秆、竹来制纸,特别是后面二项,都是本地常见,本地丛林,多见竹,而竹生长甚快,真是大利,虽然竹纸工艺复杂,但是如等制出,实是上等明宣纸。”
“还有一卷,就是印刷术,这在内地已经盛行,在本地却是罕见,如能自产纸张,又印刷圣贤书,那就是教化之功了。”
“大人之意,我等已经明了,大人尽管吩咐就是。”
“恩,本县想成立一个书局,专门印刷,就挂在县学的名下,而造纸之法,却还要县学学子,配合工匠,传播到乡村之中,由他们来作,等乡村会造得纸,择优而取,不但可教化,还使百姓也得了利,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