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风雨欲来(3/4)
黄昏时分,杨元庆出现在杨府『门』口,他慢慢走近府『门』,几名家丁立刻惊慌起来,纷纷后退,二十几人站在台阶上,执刀在手,警惕地盯着他。
杨元庆拱拱手笑道:“你们不用惊慌,这座府『门』我不会踏进一步,烦请替我通报一下祖父,就说我有事找他。”
众家丁对望一眼,其中一人立刻转身奔进去了,等了片刻,一辆马车在他的身后停下。
“元庆!”
杨元庆一回头,却见祖父杨素笑眯眯地坐在车窗内向他招手,他连忙上前施礼,“孙儿参见祖父。”
“我要去拜访一个老朋友,你是准备进杨府吗?”
杨元庆摇摇头,“我是来找祖父。”
“那就上来吧!我们边走边说。”
杨元庆把马『交』给杨素的『侍』卫,坐上了马车,马车『门』口坐着一名小书童,杨元庆笑着『摸』『摸』小书童的脑袋,在另一边靠窗坐下。
“你的那件事应该办得不错吧!”杨素笑问道,他休息几天,显得身体状况略有好转,脸『色』也红润了不少。
“还比较顺利,圣上已经相信宇文述『操』纵武举,祖父需要我说说细节吗?”
杨素摇摇头,“事情你自己去做,我只是指点你一些官场上的进退。”
“那孙儿就不说了,我想请教祖父一个官场上度的问题。”
杨素很愿意孙子向他请教,笑道:“你说吧!这其实也是很微妙,进一分则厚,退一分则薄,要捏拿得恰到好处,确实需要一点功力。”
“孙儿想问,把握造反的和闹事的度在哪里?”
“你这个问题有点不好回答啊!”
杨素笑眯眯道:“按照我的经验,无非就是一个数量和距离的问题,数量是人数,读书人一万人冲击衙『门』,也是闹事,谈不上造反,可是练武者五百人聚在一起商议,就是造反了,同样,如果五百练武者是在军队旁边聚集,那还是闹事,可如果是在山上聚集,那就是造反,元庆,你懂我的意思吗?”
杨元庆若有所悟,“祖父的意思,关键是在官府的感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