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舌战王朗(2/3)
“在下身为汉臣,自幼就立志要效力于这般德行出众的人。”
王朗脸上挂着笑容,道:“主公仁德,所以在下愿意留在徐州。”
一番话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令人信服。
刘宣的提问,其实很刁钻。
一方面,徐州损失了曹豹的三万精锐后,兵力不足,已经露出疲态;;另一方面,陶商不论怎么看,都不算明主,不是适合的人主。
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宣的问题会令王朗很尴尬。
可是王朗另辟蹊径,从德行入手,完全化解了刘宣的刁难。
可谓精彩!
陶商眼中闪烁着笑意,为王朗叫好。
刘宣也佩服王朗的应对,但如果王朗认为这样就赢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刘宣笑了笑,说道:“景兴先生的意思,是本王没有仁德吗?不能得到景兴先生的效力?”
此话更是直白,更是充斥着挑衅。
话语中,更透着一丝霸道。
王朗另辟蹊径的从仁德入手,刘宣又以德行作为攻击点。
王朗表情平静,不卑不亢的道:“靖王缪矣,靖王也并非没有仁德。相反,靖王推广新粮食,令无数百姓能吃饱穿暖,可谓是功在社稷。”
“然而,身为人臣,自当忠于主君。”
“在下受先主公陶谦知遇之恩,再有我主陶商器重,可谓是如鱼得水。”
王朗说道:“正所谓娶妻如穿鞋,不在于鞋的大小,而在于鞋是否合适。靖王不论是能力亦或是德行,都盖世无双。但王朗效力于主公,在徐州为官,是最合适的。”
面对刘宣的刁难,王朗仍是不卑不亢的回答了。
一番话说得丝丝入扣,滴水不漏。
刘宣夸赞道:“人言王景兴才学出众,今日才知道不假。”
陶商听到刘宣夸赞的话,脸上也挂着笑容。身为王朗的主公,王朗表现出彩,他也与有荣焉,脸上也有光彩。
王朗道:“靖王谬赞了!”
刘宣道:“景兴先生,本王曾听过一句话。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景兴先生如果愿意,本王的大门,随时为景兴先生敞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