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成王败寇(3/4)
丁顺呆了片刻,接着大急:"可是……"
秦堪微笑道:"起兵便一定要篡位么?大明的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
丁顺瞠目结舌,却讷讷不能出声.
大人物的心思,他实在是捉摸不透,这辈子他估计也没什么指望当大人物了.
"残敌已肃清了么?"
"禀公爷,城外十二团营与辽东铁骑激战两个时辰后终于全线溃败,团营将士扔下兵器四散逃往乡野农庄,参将宋杰已遣万骑追索.边军夺取城内九门后,上十二卫及五城兵马司等诸卫已军心涣散,抵抗微弱,守城精锐腾骧四卫营与边军巷战颇为惨烈,城中处处可见抵抗,边军伤亡颇大,后来御马监掌印苗逵身中冷箭而亡之后,腾骧四卫终于溃败,散不成军……"
秦堪叹了口气,道:"传令宋杰撤回边军,逃掉的敌军不必再追索了,赶尽杀绝未免有干天和,城中大臣们呢?"
丁顺迟疑了一下,道:"为防有人作乱,昨夜城中大臣皆被锦衣卫控制起来不准出门."
"都放出来吧,天下终究是文官的天下,你能堵得了他们的嘴,堵得住天下悠悠众口吗?"
"是."
…………
乾清宫内外布满了铁甲将士,手中平举着长枪,虎视眈眈地注视着空荡荡的大殿.
大殿正中,朱厚熜一脸苍白颓败,无神地看着坐在对面的秦堪.
秦堪目光很平静,仿佛看着一个与他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没有任何资格牵动他的悲喜.
二人面前摆着一套精致的茶具.
这套茶具据说还是唐时太宗皇帝用过的老古董,只因朱厚照不喜茶道,喝茶只以解渴为目的,所以这套茶具没派上用场,一直深藏于宫库不见天日,还是今日边军破门后从库房里搜出来的.
红泥炭焙炉上.滚烫的沸水在壶中冒着热气,秦堪执壶在手,亲自将面前的两只小杯斟满,双手捧到朱厚熜面前.笑道:"陛下.这是你皇兄今年赐给臣的雨前雀舌,今日借茶献佛.请陛下一品."
朱厚熜看都没看那杯冒着热气的茶,稚嫩的脸上布满了决然,还有一丝丝无可掩.[,!]饰的惊惶和恐惧.
"秦堪,你赢了……"
"是的.我赢了."秦堪很坦然地承认.
朱厚熜愤恨地盯着他:"朕登基之后确实想除掉你,秦堪,你权柄太重了,重到令任何一个帝王都会感到寝食不安,朕不除你,何以掌控天下?朕哪里做错了?"
"臣本绍兴府一名籍籍无名的落魄秀才,甚至因得罪权贵连秀才功名都被革除.原本只想平静安宁度过此生,做点买卖赚点银子,买几个丫鬟,娶一位贤惠温柔的妻子.和她生儿育女,庸碌平凡地走过这一生,为了‘平凡’二字,我处处藏拙隐名,从不干出风头的事,连赚银子都不得不冠以他人之名,生怕木秀于林,然而造化弄人,我终究被老天一次次推向风口浪尖,老天给了我一次又一次的麻烦,也赐予我一次又一次的际遇,仿佛冥冥中赋予了我一种使命,要我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在做,在改变……"
"大明病了,病得很重,文官贪财,武将怕死,只有一帮不知所谓的言官慷慨激昂,空谈误国,头顶着‘道德’二字便能吃一辈子,百姓哭嚎视而不见,自土木之后,大明各地乱民频频造反,鞑靼瓦剌屡屡犯边,文官立于金殿口沫横溅,边镇将士节节败退,如此世道,如此君臣,大明国祚能有几年?"
"所以我要改变它,所以我耗费了十多年的心血,这些年我做过很多事,杀过很多人,也许做错过,也许杀错过,但我问心无愧,因为大明在我的手心渐渐在改善,百姓丰衣足食,边镇久无战事,四方藩国邻属争相朝觐,我一件件做着这些事,该做的差不多已做完,如今只剩下一件事没做……"
朱厚熜冷笑:"只差谋朝篡位了是吧?"
秦堪表情仍旧平静,丝毫不被他的态度所影响,平静地道:"只剩朝堂官场了,陛下,朝堂的大臣,该治一治了,如今大明的民间,百姓衣食无忧,商事兴旺发达,开海禁之后交通万邦诸国,实为盛世气象,然而,朝堂的大臣还是那些大臣,打着道德的幌子做着祸国殃民的事,嘴里喊着忠君忠社稷的口号,私下收受贿赂,搜刮商贾良民,为排除异己而置国家兴衰于不顾,做完了坏事只需喊一声‘为民请愿’似乎便可抹去他的一切罪恶,如此朝堂,如此恶吏,纵创出一个堪比唐宋的盛世,却能维持几年?"
朱厚熜眼中恨意愈浓:"这是你篡位的理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