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县太爷光临(3/4)
正忙碌着,便听见远处开道的铜锣敲得山响,吆喝回避的声音远远送了过来,梁氏更是慌乱,手不停地在胸前围裙上擦拭,哆哆嗦嗦问女婿侯普道:“这个……,那个……,怎么办啊?”
“岳母不用紧张,赶紧到门口迎接县太爷”
唐朝比较开放,特别是百姓家的女眷讲究比较少,一般家里来男人多不回避,更何况是开门做生意的人家。梁氏等人赶紧出来,在门口两侧垂首而立。
开道皂隶在街两边站立,屏退行人,接着钱县令和汤博士的轿子到了,下了轿,钱县令整了整衣冠,抬头瞧向贵芝堂大门两边新挂的联句,捻着山羊胡摇头晃脑念道:
只愿世上人莫病,
哪怕架上药生尘。
“好句好句啊”钱县令抚掌赞叹了一番,转身对跟在后面的左郎中道:“这对子是你写的?”
左郎中弄不明白他问的是书法还是联句本身,忙躬身道:“联句是……,是犬子所想,学生涂鸦的。”
唐朝官吏多是科举出身的文人,任地方官的同时,也担任地方教育之责,所以一方的文人,那都要尊其为师,自称学生的。这里自然不包括左少阳这个穿越过来的现代人,不懂规矩,所以才当面自称为“我”。
“哦?小郎中还有如此文采?”钱县令招手将左少阳叫了过来,上下好生打量了一下:“只愿世上人莫病,哪怕架上药生尘,嗯,——你年纪轻轻,想必才入杏林,便已有如此高节?”
这种事是不能谦虚的,所以左少阳躬身道:“这是我们医者都应当具有的品质。”
“嗯,”钱县令很满意,微笑捋着胡须,指着那对联,对汤博士道:“汤大人,如果医者都有这等风范,那就是百姓的福了。”
汤博士也微笑道:“正是,只可惜世间象贵芝堂左郎中这样品德高尚医术如神的医者太少了,而惠民堂倪二这等草菅人命的庸医却是大有人在,为了黎民百姓安康,须得好好整治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