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宋时明月 >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25章 弃官而走

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 第2125章 弃官而走(2/4)

目录

苏轼素来知道赵兴对人实诚,但他从来没想到赵兴能为他舍弃官职,他担心对方真是为他辞官,那他欠的人情就太大了,所以,话到半截,说不下去了。

赵兴耸耸肩,一边领着马车队向堡里走,一边跟苏轼闲聊:“其实,我家中还有点别的事,这才让我下决心辞官的。这些事情不大不小,但别人实在无法上手处理,只好我亲自来。老师也不用担心,都是些小事,三五个月就能处理好。”

苏轼低头想了想,安慰赵兴:“无妨,离人无需忧心,安心把家里的事处理好,我来杭州刚好缺人手。朝廷那方面若许你辞了密州官职,你就在我那里当个押司,或者掌记。回头我给朝廷解释一下,嗯,我这里确实需要你。”

赵兴这座庄园足够大了,随着院内土建工作地结束,大多数工人已经转到密州临海村,在那里修建码头城堡。这座能够容纳几千人地建筑群,现在显得有点空空荡荡,而主人长期不在家。又让这里显出一种被忽视的萧索。等苏轼一家安顿下来后,顿时让城堡多了点人气。

与苏轼同来地还有小史高俅,此次随苏轼来杭州,他将出任掌记职务,为此,他便正式起了个官名:高俅。除了高俅外,苏轼还带来一个闲官的任命:推官秦观。这厮还在京城风花雪月着,想等到苏轼安顿了,再慢慢南下。

苏轼旅途劳顿,一家子洗浴完。喝了一碗粥,便各自安歇,高俅忙着将苏轼的行李整理好,把自家也安顿了。他捧着一杯热茶。向赵兴歉意的表示:“苏公是有点冒犯了,押司这个官职从九品,比判官低了好几级,赵兄出任这个官职,委屈了。”

赵兴摇头:“我若在乎官品,何必从密州辞官——那里的局面我已经打开。剩下的就是喝喝小酒,听听小曲,熬完任期而已。所以。你别跟我提这事。咱自己人,何必说这些!”

话题一转,高俅诚恳的说:“不过,此次我等确实需要离人的帮助,杭州大旱,去年收成又不好,有钱也买不到粮食。斗米五十六文。可谓饥馑遍地,路有遗尸。上任的路上。苏公还在说:此刻唯有赵兄的船队,能从海陆运来粮食。还望赵兄鼎力相助。”

赵兴点点头,回答:“杭州是我定居地地方,左右都是我的父老乡亲,原本我还有顾忌,不敢私下里赈济,既然老师来了,我就捐献个二十万石粮,帮乡亲们度过饥荒。”

高俅笑着摇摇头:“二十万石,这个数目过于骇人了,官府还是需要出钱平兑的,赵兄,做事不能如此张扬。”

赵兴惊讶的看了一眼高俅,在京城汴梁地时候,这个小厮还是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但现在已经心眼活泛的像个积年老吏。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句“屁股决定脑袋”。高俅现在是个官啊,掌记,九品官,坐在这个位子上,他开始显露出那种固有的精明与狡猾。

赵兴对高俅的话深表赞同,但是官府出钱平兑,还有个问题:“杭州灾民数万,如果不靠富商捐献,朝廷哪来地钱购粮呢?”

高俅晃晃茶杯,答:“路上,苏公跟我谈起这事,说他打算上朝廷,请求朝廷允许在杭州售卖度牒,每份度牒卖到三百贯到五百贯,卖上一千份度牒,几十万贯到手了,足够赈济杭州灾民了。”

赵兴同意对方的说法:“岂止,要真有几十万贯,可以干大事了。”密州椎易物去年一年的税收是八十六万贯,如果每份度牒按五百贯售卖地话,杭州多了一千个僧人,官府就会多出五十万贯可支配地救灾款,这笔钱足够干很多事了。

高俅指指汴梁方向,补充说:“太后那里,估计这事难度不大。杭州上百座寺院,多一千个僧人,也就是每个庙多十个人而已。关键是怎么运粮来,要用最少的钱运来尽可能多的粮食,这点就需要赵兄帮忙了。”

赵兴点点头:“高兄,我已经决定辞去密州官职了,今后你我二人共事,你就称呼我离人,我可以称呼你炎师。海运粮食的事我亲自去办,你放心,保证运回来最便宜的稻谷。”

高俅从善如流:“离人兄,关键是要量大,如果一船一船的运,杯水车薪呀,杭州十几万人,每人一升米能吃几天?若一次连一升都发放不了,那百姓老处于饥饿当中,运粮船来回跑趟子,总是疲于应付——要一次运足,让百姓家有余粮,能支撑到下次放粮,这才妥当。”

“这个不成问题”,赵兴笑着回答。

不知是不是错觉,高俅发觉赵兴的笑容里有一种狰狞地味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