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优雅的贪官生涯第2091章 新年行大运(2/4)
赵兴脱口而出:“是非洲乌檀。”
他马上又意识到自己的口误,赶紧解释:“那是大海尽处一个叫层拔(黑人国之意,在非洲中部的东海岸)的国家出产地乌檀木……据说这种木头坚逾钢石,做成家具能千年不朽,故而价比黄金。
我琢磨着,我现在航海顺手,但也要为子孙留点家产。用这种乌檀木做大门。看似奢侈了点,但以后子孙穷了,拆下这扇大门也能卖不少钱。”
章笑了,他赞赏的点头:“离人考虑的深远!你还有这样的木头吗?我也给子孙做一扇乌檀大门。”
赵兴频频做动作把章往房里引导,他嘴里答应得很快。可章才要迈步,又被门口一块矩形石柱吸引,他走到石柱边,好奇的推了推那根石柱……
码头两侧的堡门现在是关闭的,每个门边都竖立这样一根下粗上尖、仿佛不倒翁似的石柱,它立在那里显得有点颤巍巍。稍大点地风吹过,石柱就摇摆不停,看的人心惊肉跳。章这轻轻一推,石柱晃个不停,晃的他心慌。
章是个狠人。虽然心惊。他面上并没有显露出来,还转身望着赵兴。一边用手不停推那根石柱玩,一边问:“这是什么?”
赵兴的神色有点尴尬,他闪烁其词的回答:“门齿!”
章大为惊讶:“门齿?怎会是顶门杠?我还以为是两座石翁仲呐,我以为是因你官小,没敢竖石虎石人石马,便先立上这两根石翁,待以后再行雕刻——它怎会是门齿?”
赵兴不再闪避,他平静的反问:“章老子记得城门口的千斤石吗?这就是我的千斤石,一旦将这两座不倒翁放倒,两扇大门便能锁的死死的,固若金汤。”
章猛力一推手下地石柱,石柱倾斜了三十多度,但等他手一松,石柱又摇晃着恢复了直立状态。章一拍石柱,惊讶的问:“放倒石柱?这两根石柱要放倒,恐怕要花很大力气?不比将它悬在城门上更费力?放倒以后,你又怎么让它不自己立起呢?”
赵兴对这个难题似乎很不以为然,解释说:“石柱不倒,是因为下粗上尖,重心极低,只要在石柱上头加两块配重,石柱会自动躺倒;去了配重,石柱便自然立起——都不用人太辛苦。”
章得到这个提示,马上在石柱两边寻找,果然,石柱旁边还立着两个形的石墩,躺在地上形似两对石帽。
章眼睛一眨,立刻明白了——滑轮,赵兴用码头上吊装货物的滑轮把这个两个石臼吊在半空,像给石柱套帽子一样套在石柱头顶。然后,一切就跟赵兴说的一样,不倒翁自动躺倒;等摘下石帽,不倒翁自动立起,整个过程完全不用费力。
乌木做地大门,门后还有这两个巨大地千斤石——章来的时候,曾发现正面堡门外还有两层铁栅栏,而最后这扇木门边,还有两道一人宽地石梯通向大门门楼……
做过国防部长的章清楚,赵兴这是军事堡垒的修建手法,而且这种军事堡垒,比大宋现在拥有的军事堡垒还要强固,在某些设计思路上,甚至颇有点狠毒的味道。谁想进攻这里,必会尝到赵兴的狠毒之处。
不过,正是这种狠辣,让章欣喜。
在满朝君子的大宋。对敌人狠辣是不符合仁义道德。而赵兴这种设计,唯恐进攻者死的太容易,如此不给敌人留余地地做法,恰是章所推崇的。
章一边随赵兴走,一边在脑海里推敲着这种军事堡垒的可行性。但一算修建这种堡垒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他轻轻摇摇头,又放弃了。
“唯恨这石墙,修的没一处直地……按说。依山势而建,完全可修的齐整,你怎么修的如此难看”,章最后画蛇添足地补充。但正是这句话。让赵兴彻底把他看扁了。
还国防部长呢,整个一外行。城堡围墙能修直了吗……嗯嗯,好像这位“知兵”的文臣,在陕西前线地战绩是屡败屡战——也就是说:无一胜例!
赵兴的客厅里只有三位客人,一位是周邦式,一位名叫晁端友,他是晁补之的父亲,家住杭州新城。另一位是当地官绅仰充。
“仰”这个姓氏很罕见。但据说起源于周代,也是杭州当地的世家大族。仰充六年前进士及第,做过几任小官,不耐烦迎来送往,干脆回家做安乐公。他与赵兴倒没有多少交往,只是与周邦式关系密
周邦式是新党人物,看到章进来,显得很亲切,以师礼拜见,章坦然接受了对方地礼节。然后坐上了首座,饮茶、闲聊。
趁章与仰充谈话的功夫,周邦式低声询问赵兴:“今儿的客人怎么凭底少?早知道我多约几个族人,给你充充场面。”
赵兴低声回答:“我本通知了揭枢与孙逋两位大人……你且待,我去查问一下。”
周邦式轻轻摇头:“不用查问了。这两位都是旧党人士。他们不会来的。”
章听到了那话,脸上闪过一丝怒色。赵兴不悦的反驳:“南伯休得胡说,我还是蜀党呢,这不也与你这新党打得火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