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宋时明月 > 第一部 华丽的前奏曲 第1073章 心事浩无涯

第一部 华丽的前奏曲 第1073章 心事浩无涯(3/4)

目录

苏东坡与苏门六学士,加上李格非、周邦式听到这首诗,都在摇头晃脑的背诵。一边的朴寅光不甘心。他马上也吟诵了一首当代高丽诗人崔冲地《绝句》:“满庭月色无烟烛。入座山光不速宾,更有松弦弹谱外。只堪珍重未传人。”

这首诗引用得不好:现场无松无月无人弹琴,唯有一个庭院而已。这首诗绝对不应景。

陈公川嘴角露出鄙视的笑,马上还击了一首当代越南名僧、福建移民(杨)空路的《渔闲》:“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拓一村烟。渔翁睡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其实这首诗也不应景。现场虽有一个小湖,昨天虽然下了雪,但哪里有“渔翁”?

源业平笑的更倨傲了,他往雪地上一坐,直接吟诵起唐代高僧空海(774-835)所写的《后夜闻佛法僧鸟》:“闲林独坐草堂晓,三宝之声闻一鸟,一鸟有声人有心,声心云水俱了了。”

这已经是斗气了,陈公川发现了自己的失误,马上补救,吟诵越南当代诗僧满觉大师(1052-1096,俗名李长)所写的偈颂:“春去百花落,春到百花开。事逐眼前过,老从头上来。莫谓雪残花落尽,庭前昨夜一枝梅。”

朴寅光怒气勃发,他觉得唯有吟诵长一点的诗才能让这两人服气,一着急,他又吟诵了一首更不着边地诗:“飞仙阁在青冥,月殿笙歌历历听,灯撼萤光明鸟道,梯回虹影倒岩中,人随流水何时尽,竹带寒山万古青,试问是非空色里,百年愁醉坐来醒。”

这是唐代高丽诗人朴仁范(生卒不详)写的《泾州龙朔寺》。

自恃“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的源业平自觉这场斗诗取得了大胜,他不再理会朴寅光与陈公川,转向赵兴吟诵道:“未见君容但闻名,寒菊入夜白露生。终宵彷徨昼复念,魂断相思露也轻。”

这是情诗,这种诗让源业平这位著名玻璃吟诵给一位男“同志”,直令赵兴浑身起鸡皮疙瘩。他赶紧转移话题,单手一指身后:“请鉴弓!”

赵兴打岔,秦观那厮浑没有自觉,他跃跃欲试的说:“离人,你地诗呢,快吟诵两首,你不行我上,我已经做好三首了。”

黄庭坚气的重重拍了他一巴掌,低声喝斥:“作诗?!在场的哪个不行,还用你来?”

是呀,在场的都是宋代赫赫有名的大诗人,随便哪个扔出去,都可以当其他三个国家诗人地祖宗——除了赵兴。

所以,在这场“三国斗诗”,以显示自己很有文化。很有品味地时候,赵兴虽一语不发。但他身后那些重量级巨匠的出现,已经显示:这个时代地最强音在他身后,而那三个国家所炫耀的,都是汉诗而已。

源业平没有回答,也没有移动。他身边的纪守中迈前一步,插嘴问:“刀呢?”

赵兴一指自己院中的那间唐式小屋,喊:“请!”

按照礼节,是赵兴先向客人展示自己用过的刀,或者其他武器。刚才赵兴一时失误——主要是为了掩饰秦观的无礼——把这个细节忘了。现在。仪式又恢复正常。

在这间唐式厅堂里,苏轼迎门而坐——在倭国,坐这个位置主持这场典礼的是天皇。苏轼身后站着那群好事的苏门六学士,两个好奇心太强的李格非与周邦式也站在学士堆中。陈公川坐在下首,陪坐地是一位凑巧遇上的“一赐乐业”人俺诚。赵兴与陈、源业平与纪守中并排。相对而坐,四人相隔两丈远,场中心盘膝而坐的是中介人朴寅光。

赵兴的武器多,他呈上来的大大小小五柄剑。第一柄剑是他曾经用过地唐刀,现代叫“日本武士刀”。他按照出刀礼,先用两手将刀剑托起,然后弯腰向刀鞠躬敬礼。

这一鞠躬其实不是向刀鞠躬,而是向制作刀的工匠鞠躬。表示尊重他们的劳动。

鞠完躬,赵兴取出一张怀纸(宋代对“手纸”的称呼,因放在怀中,故称“怀纸”)。咬在口中,然后用左手紧握刀鞘,鞘底向前,右手持柄,用左手大拇指轻轻按着刀脊。悄无声息的。毫不停顿地一气拔出长

等刀鞘分离后,他把刀与鞘横着并放在一起。刀柄向左摆设——这是因为刀左是刀的正面,而刀柄向左,也同时意味着自己无威胁性。若刀柄向右的话,即表示可以用右手拔刀,随时出鞘伤人。

稍后,赵兴将刀与鞘平推给朴寅光。

廊下,那位名叫翠依的倭女奋笔记录这幅现场景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