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8章 子嗣问题(2/3)
想到这里,胤祯心里也是一紧,三年了,平常也没少耕耘,这么多福晋怎得都没人怀上?
难道是自己身上出了什么问题?他眉头不由微皱,子嗣可是大问题,这年头,死亡率奇高,子嗣不旺,对手若是以此攻讦,可是个大问题。
想到这里,胤祯不由又转到老四身上,老四的子嗣一直以来也很艰难啊,这么多年来,成人的就只一个弘时,弘历现在才几个月大,弘昼更是还未满月。
这个念头仅仅只是一闪而过,他便放弃了,这法子有伤天和,要阴老四,有的是办法,何必用这种有伤天和的法子?
“王爷,你想什么呢?这么出神。”海若轻声唤道。
胤祯回来神来,轻笑道:“没什么,这几年东奔西跑的,差事又多又烦琐,不免劳累焦虑了些,放心,我才二十四呢,回京就悠闲了。”
京报不仅刊载有朝廷的谕旨、奏章,而且还有士林中名家大儒的文章,以及一些杂谈趣闻,第一刊发行就吸引了各个阶层的人的兴趣,能识文断字的尤其喜爱。
因为筹备的时间紧,印刷跟不上,京报目前在京城只发行二千份,扣除王公大臣府邸和各个衙门的必须之外,真正在市面上发卖的不过就一千零点,而且售价仅二文,因此,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买不到京报的,则只好去茶楼、酒楼,希图能够借阅。
一时间京城各大小茶楼、酒楼、会馆皆是爆满,各家的掌柜很快就发现了,很多来客都是冲着京报而来,有机灵的当即就高价从客人手里收购京报,请人大声朗读,以此招揽生意。这法子简单有效,很快就在京城各大小茶楼、酒楼、会馆、戏园地公共场合流行起来。
‘大隆盛茶楼’是外城最大的茶楼,掌柜的更是隔一半的时辰,就着人将京报读一遍。这期京报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唯一吸引人的便是十四爷在广州遇刺的那篇文章。
十四爷在广州遇刺的事情,前几天曾经传过一阵,后来步军统领衙门抓人,大家也就只敢私下议论,不成想,京报竟然把这事给登了出来,自然也就分外的引人注目。
各处茶楼,酒楼议论的最多的也就是这件事,‘大隆盛茶楼’自然也不例外,上下两层大堂都在议论此事,读书人怕事,只带着耳朵听,反倒是一些商人、闲人、缙绅大发议论。
“你说那些个倭寇吃饱了撑的,没事去刺杀十四爷做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