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议政定官途(2/3)
李明卿有些感慨,若不是官家独自领兵的时间不长,幕府旧人不多,似他这般人很难进入中枢。
摇摇头收敛思绪,李明卿对陈佑道:“若是官家问起此时,你不要提我。”
陈佑是那种可以被称为天子心腹的人,本身职阶又不低,要有什么重要职事变动,的确有可能找他谈一谈问一问意见。
在李明卿看来,陈佑就算提名其他人,都比举贤不避亲来得要好。前者最多就是多了一个竞争对手,后者则有可能引来官家猜忌。毕竟这推荐的不是普通职位,而是中枢宰执。
陈佑点头,换个话题问道:“大哥在京兆府时间不短,也是时候换一个位置了吧?岳丈在京中是不是要看看哪个州县缺人,即便做不得主官,做一做佐贰官也是好的,总好过一直呆在京兆管那刑狱。”
“怎么,你有好去处?”
“襄州谷城县如何?”陈佑早有思量,“六月大水,魏仁浦表现出众,今年考课该是上等,如果能趁机调他入京,谷城令就会空出来。”
李仁信目前的品阶比谷城令高,不过这年头职事同品阶向来不搭,一县县令显然要比一府刑狱要好。
“若是想要去边州,也可以寻一处做一做司马推官。”陈佑为自家大舅哥规划了不止一条路,“其实我是建议去边州的,金瓯尚缺,不缺功劳。”
最重要的是到处给别人当幕僚,旧的关系网会更加牢固,新的关系网也会更容易地成型。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没必要说出来。
陈佑能为大舅哥谋划,李明卿这个老丈人十分满意:“将明想的倒是周到。不过这事还得看求知自己的想法,他想求稳就去谷城,想挣功劳就去淮南。”
哪怕李仁信一直在六七品蹉跎,李明卿也不着急。他致仕之后有陈佑接班,相比旁人,自然是亲戚关系更近,陈佑一定会把李仁信提起来的。
就算陈佑出了岔子没能入两府为相,只要李仁信自身能力足够,翁婿二人的关系网也会为李仁信前进扫清障碍。
这个话题到此结束,陈佑已经在考虑是带着妻儿告辞回家还是留在这里闲聊等晚饭,就听到老丈人说出了一个他不曾知道的消息:“官家对兴平郡王的几个讲习不太满意,近期很可能会换人,你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