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7(1/2)
设了水泥路面,以至于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在县内的路面也铺上了水泥进行收费,后来,交通部不得不出台规划方案,对官道有一个明确的部署,并且明确除了官道之外别的路段不许收费,这样才勉勉强强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不得不说,有关公路收费的问题虽然一定程度给中国这个国内的商品交流产生了困扰,但是政府的收入大增,虽然刚开始几年,政府没有收到钱,因为都被银行和借贷收走了,可没过几年,中国政府就赚到钱了。相应的,中国平时不干活的人也变少了,因为找到工作的机会实在太多了,中国人将每个地方的年轻人组织起来,定期训练,选出身体素质好的,让他们参与地方治安的管理,力气大的可以去修公路,有技术的可以做精巧的手工活,妇人们进入外国人或者中国人的手工工厂做工,在我看来,无所事事的人越来越少了。”
“我观察了基础设施为什么会这样蓬勃发展,除了政府支持,和我们国家的先进技术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有着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亨利继续写着,窗外大街上马车在平整的水泥路上川流不息,“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统治者有喜欢的,下面的人一定会做到,这句话很有道理,皇帝很支持水泥厂的建设,听小道消息说,内务府的水泥厂每个月的利润都让皇帝很高兴,他还特别要兵部和工部(中国的两个在内阁下面的部门)修建的工事必须要从内务府购买水泥,更别说天津的铁路修好之后皇帝还亲自去坐过。皇帝从天津回来之后就很兴奋,要求尽快从天津要把铁路修到北京来,最好修到他那个举世罕见的园林门口,他那些迂腐、固执的老师们强烈反对,都不能阻止这件事的发生,皇帝告诉交通部的大臣,要求在一年之内看到这条铁路修建完毕,交通部大臣于是停下了别的铁路修建,将他管辖下的铁路学院的那些初级工们,还有大英帝国优秀的工程师召集在一起全力建设这条铁路,正是由于统治者的决心和爱好,这才使得铁路蓬勃发展,虽然还是半年的时候,但是准备、建设、规划的铁路道路公里数就已经要超过了英国本土的所有铁路轨道数量,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冒险,在我看来,但是我国那些商人们完全不在乎,他们已经高兴地发了疯,虽然这些年对于中国的出口一直在增长,但是鸦片纺织品的进口都一直在萎缩,出现了水泥、钢铁之后,又有一个大的蛋糕等着他们,谁都会发疯的。”
“还有太后,”谈到这个中国最高统治者,亨利稍微有些慎重,“我相信,没有太后的点头,谁都不敢这么做,而且做的这么多。这个懂英语知道英国很多事情眼界开阔的女人,我不知道她的存在是不是对大英帝国有利,但是,现在在商人们的影响下,伦敦对她的观感十分的好,已经好到忘记了我们和中国人在西北、西南的争端了。”
十四、营造法式(五)
同治六年十二月初三,理藩院尚书庆海上折子启奏,苏禄国国王东泰来已经来至广州,请求入京朝见,军机处并礼部议定奏明皇太后下旨:“按亲王仪仗水路北上,沿海各省水师护送。”
这时候西北战事胶着之余,略有进展,南路挺近西疆阿古柏老巢,北路武云迪先是佯攻库尔勒,攻打库尔勒外延县镇,库尔勒叛军大为恐慌,连忙收缩兵力,却不知武云迪虚晃一枪,北上三下五除二解了迪化之围,北疆之事大为改观,解了迪化之围,武云迪意气奋发,修整之余连忙南下,威逼库尔勒。
战事有了进展,慈禧太后自然是意气奋发,恰逢外藩朝觐,自然是要大张旗鼓,彰显天朝威严,这时候,北京到天津至大沽口的铁路已经提前完工,太后下旨,“苏禄国王远道而来,不辞辛苦,命孚郡王至大沽口接待之。”
横竖如今到天津方便的很,孚郡王就领旨出京了,到了大沽口等了几日,北洋水师从青岛护送过来的苏禄国王船驾就到了,苏禄国王已经得知前来迎接的王公大臣乃是天子的亲叔,地位尊贵,一见到孚郡王,感动地连忙跪下,孚郡王宣读了圣旨,不用通译翻译,那个身后的老丞相很是没礼貌的拉着苏禄国王的袖子,“天朝的旨意说加苏丹你为亲王衔,入朝不拜!”
谢了圣旨,一行人浩浩荡荡上了火车,一路上走马观花,到了天津,稍作休息,孚郡王自然是尽地主之谊,带着苏禄国国王在车站转了转,苏禄国王自然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无处不咋舌,就连孚郡王也是第一次见到天津火车站如此繁华,他指着那些连片几十丈高的高楼诧异的问道:“这些房子看上去坚固的很,怎么造的?”
“是用洋灰造的,车站的这一带全部是工部的产业,仓库、饭馆、旅店都是由工部的营造司督造而成,如今这天津和大沽口新建的房子都用洋灰砖块,较之木头房子坚固的紧,”苏禄国王在边上听得也大为赞叹,“下臣在大沽口见到那码头都是用洋灰筑就,十分地坚固,苏禄小国在天南海边,风暴甚大,那些码头往往不到一年就要重修,若是也能做这个洋灰来建码头,想必就省了不少银钱了。”
孚郡王微笑,“国王何必担忧,这次入京,太后皇上必然有封赏,更别说这区区洋灰了,”孚郡王看准了机会,在素来有财神爷之称的安德海操办的内务府诸多工厂里入了不少股,所以就算不入朝秉政,也不参赞军务,没有人来请客送礼,这如今日子亦是越来越滋润,口袋也是越来越满,除了应付御前的事儿之外,依红偎绿,轻歌曼舞十分自在逍遥,内务府的水泥厂正是有他的一点股份,那当然,孚郡王天家气派,外藩已经开口了,焉能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拍拍胸脯道:“本王就先私人送你一千袋洋灰,以助苏禄国码头修建之用。”
十五、新桃旧符(一)
苏禄国国王自然是感恩戴德言之不尽,上了火车,又叫侍卫首领拿了一个黒木盒子,亲自递给了孚郡王,“王爷怜惜臣下,义赠千袋洋灰,下臣无以回报,这是苏禄国的特产,聊供王爷消遣。”
孚郡王自然不肯,苏禄国再三推让,这才施施然收下,孚郡王稍微一打开那个黑木盒子,就射出许多耀眼光芒来,孚郡王原本还是不以为意,见到那光芒有些异样,这才诧异打开,只见满盒小拇指大小的淡青色珍珠,遍体光芒四射,那些珍珠大小一般,圆润无比,就算孚郡王天潢贵胄,见惯了世间珍宝,也不免微微一惊,“国王,这礼物实在是太贵重了,我不敢收,还请国王收下,呈给太后皇上才是。”
“这原本是苏禄国的土产,往日虽然产量极多,可都被西班牙人一手掌握,我能拿到的委实不多,可天朝水师一来,西班牙人望风披靡,下臣等于复国一般,”东泰来诚恳得说道,“所以这只是下臣对于天朝,对于王爷的一点点心意,实在算不什么,况且,呈现给皇太后和天子的珍宝我也已经准备妥当,还请王爷安心收下,入了京中,我这外藩小臣,确实是两眼一抹黑,只能求着王爷照拂一二了。”
孚郡王听到此言,也只好收下,暗暗惊叹于苏禄国王出手的大方,殊不知苏禄国王为了此次北行朝觐,已经差不多掏空了苏禄群岛所有的珠民,孚郡王那一盒子的珍珠大小色泽都是一般无二,做成头面穿成项链或者是做成凤冠都是极好,京师市面上的价格岂止千金,苏禄国王这番出手,确实是拉拢了孚郡王,一到了京师,孚郡王就亲自陪着苏禄国王到了理藩院报道,有了近支亲王的作陪,皇太后又刻意要捧苏禄国为藩属榜样,庆海自然也是不敢怠慢,交接了手续,就亲自护送东泰来在四方馆驻跸,同时上奏,钦天监择了吉日,就在十二月十九日,此日大吉,太后皇帝临乾清宫召见苏禄国王并王世子,原本太后执意要在太和殿召见,被文祥挡了回去,军机处的意思原本要在养心殿召见,太后嫌之不够正式,于是折中了一番,恰好已经到了冬日,太后和皇帝也已经回了紫禁城,于是就在乾清宫召见苏禄国王,王公大臣,七部九卿,詹事科道一并觐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