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1/2)
手叶赫拉那、奕?势力哪敢小视?连续几年,痛下猛药,固然为朝廷扫除了一些顽疾,因此开罪的人也不知有多少。文宗在世,他们奈何不了我,一旦文宗宴驾,个人安危虽不算什么,大清社稷就堪忧了。于是王闿运为肃顺开始了积极奔波,和高心夔坐镇京中为肃顺谋划不同,王闿运亲赴祁门曾国藩大营,与热河的肃顺桴鼓相应,希望能在关键时刻说服曾国藩率兵北上。
王闿运在祁门呆了整整三个月,未能成功,心知大势已去,无可挽回,十月,写下五律组诗《发祁门杂诗》二十二首,黯然返回长沙。当时王闿运年仅二十九岁。“纵横计”的破灭,使他生发出“白发人将老”的慨叹,而“独惭携短剑,真为看山来”、“乾坤漂泊尽,风雨送孤游”、“孤客十年事,寒溪一夜声”、“虽为千里送,终是一人归”,满纸落寞,字字冷隽,诗人之不遇,又为诗坛添一杰作。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丰帝在热河病逝,遗命肃顺等八大臣为顾命大臣,辅佐六岁的幼主载淳继位,改元祺祥。此时,王闿运正居母丧。他仍然没有放弃努力,至书曾国藩,力劝曾国藩率兵入觐,提出肃顺与恭王亲贤并用,共同辅佐幼主的主张,申明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以阻止慈禧垂帘听政。曾国藩非鲁莽之流,岂肯冒昧行事?遂“得书不报”。十月,慈禧与恭亲王奕?练手发动辛酉zhèng • biàn,肃顺等顾命王大臣被逐,十月五日,以“祺祥”二字意义重复为由,改明年年号为“同治”。一场叱咤风云的政治大搏杀,在王闿运“太息痛恨”、“每念府主,泪涔涔而下”中落幕。
所以王闿运早就和曾国藩打过了交道,不是陌生人,王闿运胆子极大,见到满地的尸首也视若不见,朝着曾国荃微微鞠躬,“还未曾恭贺涤翁立下如此泼天大功,得封王侯,列土封疆,指日可待!”
曾国藩不动声色,微微一笑,“壬秋过奖了,恩出于上,什么样的爵位,太后和皇上自有决断,老夫不能置喙什么。”
“涤翁还是如此忧谗畏讥,”王闿运对着曾国藩的话毫无反应,只是心口不一的随口赞了一句,“实在是人臣楷模也,不过涤翁手握重兵,东南几省都在公掌握之中,公是否还有别的什么心思呢?”
“壬秋慎言,”曾国藩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彭玉麟显然是知道王闿运的来意的,听到王闿运略带挑衅的话,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只是半闭着眼,竖着耳朵听曾曾国藩如何回答,曾国藩一听之下却还不知如何来意,细细想了片刻,蔡大喜过望,眼中都要射出火来。“这不是你该说的话。”曾国藩厉声说道。
王闿运凝视曾国藩,眼睛一眨也不眨,“东南半壁无主,涤公有意乎?”
这样惊雷一般的话随意地从王闿运口里说出,震地众人无人不心驰神摇,彭玉麟眼中精光四射,直直朝着曾国藩看去,曾国荃却是忍不住大喊一声,“大帅!”声音之中带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三十一、倚天照海(中)
曾国藩则是大惊失色,脸上原本的厉色潮水般刷的褪去,露出了苍白的神色和惊恐的面容,“壬秋,你,你,你说什么?”
“长毛覆灭,公威震天下,堪比吕尚、武侯,海内咸服,此时若是振臂一呼,岂不是从者云集?江南半壁,自然就归公所有,金陵之地,虎踞龙盘,帝王兴所,十年生聚,效仿太祖,挥兵北伐,自然中华混元一统,号令中原,再创盛世,”王闿运带着魅惑的声音在金殿之中响起,曾国荃早就露出了意乱神迷的表情,“那时候功绩岂是能如今这样的场面相比的!”
“涤公可有意乎!”王闿运眼睛直盯盯地盯着曾国藩,“闿运虽然不才,若是涤公有意,某愿为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一时间殿内寂静无声,彭玉麟虽然不说话,手里握住的腰刀确是握的紧紧的,曾国荃喘着粗气,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曾国藩,这时候他不敢说话,就怕扰了自家大哥的思绪。
“哎~”曾国藩长叹一声,意气萧索,摆摆手,眼中的犹豫转为坚定,看着王闿运:“壬秋,你不要用这种话来试探我!想我曾某屡受国恩,以一同进士的身份得到如此重用,已经是感激涕零,你不要用这样的叛逆之言来试探我,我若是从了你的意,”曾国藩指着丹陛说道,“又和洪秀全这种中国的乱臣贼子有什么区别?”
王闿运又准备说什么,曾国藩一挥手,阻止了王闿运的话,“你别再说了,今日的话,出了这里,我就当没听到。”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背着手出了金殿,临走之前说了这么一句诗,“这也是我的自白,你等要好生知晓!壬秋,江宁局势未平,不是你该留的地方,叫雪琴送你一程吧。”
曾国荃叫了好几声大哥,曾国藩只是当做听不见,王闿运看着曾国藩的背影苦笑连连,彭玉麟沉默不语,想了一会,对着王闿运说道,“壬秋,你准备去哪里?”
“我也不知道去哪里了,”王闿运似乎老了好几岁,原本挺拔的身子弯了下来,似乎变成了一个老翁,“肃中堂大势已去,我怕叶赫那拉氏清算,故漂泊无踪,原本想着劝动曾督,在这江南谋得安身立命的功业,没想到涤公却是要一心做朝廷的忠臣,雪琴,你别怪我,之前没有和你讲,我来的目的。如今这样,哎,那我也无法了。”
曾国荃啐了一口,“那也只好听大哥的了,两位,我少陪了,实在憋的慌,要出去杀几个人才痛快!”说完就拎着刀出殿了。
“原本是想着劝动大帅,和叶赫那拉氏对抗,也好出出肃中堂的恶心,”王闿运叹气,“不过也别想着舒服,”王闿运恢复了斗志,目光炯炯,“我先找个书院讲讲学,岁月静好,时光漫漫,日后总要给她弄一点事故出来的!”
密林之中,稀稀拉拉地走着几个人,带着一匹驽马蹒跚走着,驽马上还坐着一个瘦小的穿着青衣的男孩,那个男孩脸色苍白,春雨阵阵,身上已然淋湿了,瑟瑟发抖,擦了擦脸上的雨水,那男孩悄声对着走在前头,拿着腰刀警惕地左右环视,头包头巾的中年男子说道:“忠王,先休息一下?我实在是冷极了。”
那个中年男子转过头,胡子拉碴,浑身干瘦,只有一双眼精光四射,李秀成对着坐在马上的洪福瑱说道:“还请天王忍耐一下,这左近清妖鲍超的骑兵狗子多的紧,等到了西边,咱们再理论。”
洪福瑱乖巧地点点头,“都听王叔的。”李秀成护着幼天王从天京之中杀出,原本还有数百人,结果被清军冲散了大部队,只是留下这十来个人还紧紧护住洪福瑱一路杀了出来,“天王切莫心急,咱们去了西边,收罗旧部,必然能护的咱们周全。”这时候李秀成也知大势已去,不再说什么重建天国这种冠冕堂皇的话了。
一行人出了密林,沿着山间小路慢慢得朝着西边走去,方过了一道小溪,就听到前头响起了歌声,李秀成脸色凝重,一挥手,让人团团护住洪福瑱,自己也紧握住了手里的长刀。
“已矣乎,道不明,性命谁能认的清?角胜场中争上下,羊肠路里讲声名。恩爱牵缠难解脱,机谋识见乃偏精。如此俱皆寻死事,能知悔悟是豪英。”
一曲道歌唱完,树后闪出了一个穿着青衣道袍的黑须道士,边上还有一个童子,那个道士脸上含笑,朝着李秀成等人一稽首,“无量寿佛,忠王有礼了。”
PS:这个道士又出来了。。。。哈哈哈,大家的月票请月底双倍投吧,谢谢大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