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6(2/2)
安德海笑嘻嘻地回道:“是啊,皇上,健锐营里头都是皇上的忠心臣子,都是南边平叛,北边杀洋鬼子过的,都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好汉呢!”
皇帝朝着安德海皱眉,又对着慈禧恭敬说道,“那皇额娘您和七叔还有老五太爷说一声,免几日功课,也让我去瞧瞧?”
“功课是免不了的,”慈禧太后笑眯眯地说道,同治皇帝脸皱成一团,满脸苦涩,“清明节也快到了,我叫内务府办的事儿也差不多了,到时候放一天的假,皇额娘带你出宫去。”
“哦?”皇帝这才有些开心,“是什么好事儿?还请皇额娘示下,儿子也有个准备。”
“无需准备,”慈禧太后摆摆手,“你啊,既然如此喜欢舞刀弄枪的,皇额娘也告诉你,国朝向来是文武并重的,你身子骨弱,等身子好些了,架子练起来了,这江山还是要交给你的,你皇阿玛就是身子弱了些,你以后这骑射也要多多练习,总要和圣祖爷一样文武双全才好,”慈禧太后扶住同治皇帝的肩膀,正色说道,“等到你亲政了,皇额娘这千斤的担子也就放下交给你了。”
“儿子知道了,”同治皇帝也连忙收敛笑容,大气不出,垂手听命,“皇额娘这是先回宫歇息,还是去?”
“本来想去你读书的地方瞧瞧,可是不得空,一会子东北的事儿要和你六叔商议,你让你额娘去盯着你,”慈禧太后伸出了护甲,轻轻戳了同治皇帝的额头,“别以为你和那些小太监的玩闹皇额娘不知道,因是年下,正月里大家都热热闹闹的,皇额娘这才当做没发现,老五太爷早就说了,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太过了,要裁抑,你自己个也得知道有数。”
一番说教,同治皇帝心里早就叫苦天了,不过碍着亲娘的面子,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唯唯称是,等到慈禧太后说完了这句,连忙行礼告退。
同治皇帝上了撵轿,用手抹抹额头上的细汗,“哎哟,皇额娘实在是太会念叨了,这一会子的功夫,把朕的汗都念出来了,”张文亮在边上捂嘴偷笑,“万岁爷,母后皇太后可是要请皇太后来盯着万岁爷的功课的。”
“没事儿没事儿,”同治皇帝在撵轿上摇头晃脑,翘起了二郎腿,抬撵轿的太监们稳健有力地朝着东边行去,“额娘最是疼朕了,从来都是朕说一不二的,她都从朕,到时候朕说了算,嘻嘻,功课么,叫奕祥去读便是!”
二十七、英烈长存(上)
二月一十八日,谕:议政王军机大臣等、寄谕吉林将军景纶、署黑龙江将军特普钦。东省官兵,素称劲旅。近来调赴各省军营之吉林黑龙江马队,每以幼弱西丹充数,以致剿捕不能得力。实属不以军务为重,嗣后遇有徵调。该将军等务须选派精壮官兵。驰赴各路军营。听候调遣。毋得仍以幼弱西丹充数。致误事机,更需练就精兵,护北疆安定,不使圣心忧之。将此各谕令知之。
。。。。
“静宜园已经筹备妥当了?”慈禧太后把手指放进满是玫瑰花瓣的热水里浸泡,如此反复再三,将手指浸泡地通红,再抹上玉膏,这是宫中保养手指的秘方,等到把手用白纱布包好,慈禧太后命冯婉贞翻着奏折,闲闲地问安德海。
“已经料理妥当,就等着那一日母后皇太后和皇上御驾亲临,”安德海对着皇太后第一次正式叫自己个当差的差事十分上心,“正殿已经拓宽为十三间,宝座也已经撤下,匾额前些日子也挂上去了。”
“很好,兵部那边的名单?”
“陈尚书亲自督阵,早早把名单送上。”
陈孚恩实在懂得做官,慈禧点点头,“那就等那一日吧,之前御史上了不知道多少道奏折,说本宫不思节俭,新帝登基,百废待兴,倒是靡费银子去大兴土木。”
“这些无用的杀才,”安德海义愤填膺,“主子的心思哪里能如此的浅薄,就知道乱吠!”
“没事,这事儿原本是本宫保密的缘故,”慈禧摇摇头,大度一笑,“本宫说到的事儿,必定要做到的。”
德德胜门外,人流攘攘,一个挂着湘潭府灯笼的马车缓缓停下。一个把辫子盘在脑后的年轻人掀开马车帘子,好奇的盯着高耸入云的城墙,啧啧称奇之后,连忙跳下马车。手朝着车厢伸去,“娘,快下来,这京师真是繁华极了!”
““三儿,慢着点。”车厢里钻出来一个满头花白头发的五十多岁老太太,就着自己儿子的手下了马车,老太太用手搭着眉上瞅了瞅“德胜门”的字儿,又低头环视一周,看到有几个小贩子在官道附近卖杏花,“三儿啊,我怎么心里老是不踏实呢?怎么会有人把咱们从湖南老家接了出来,过了几千里了都怕是有,到这个地方来?不是有人骗咱们吧?”
那那个被叫做三儿的儿子兴奋得左看右看,不耐烦地对着自己母亲说道:“娘啊。前头赶车的那个差爷不是都说的极清楚了?这次来,是叫咱们参加一个仪式。”
““啥仪式啊?我可听不懂,出来这些日子,实在是不踏实,”那个老妇人进了德胜门,看着往来官道上的男女,衣着华贵,瞧着自己一行人面露鄙夷之色,低头不安的抹了抹身上的粗布衣服,老妇人念叨着。被自己的三儿子扶着朝内走去,“官府啥时候性子这么好了,还让咱们这么一路白吃白住来……”
那那个被叫做三儿的年轻男子满不在乎,听到自家母亲的絮叨。忍不住瞪直了眼睛,口气也有些不好听,“咋不能了!咱们家跟着曾大帅打长毛贼,这快七年了吧?爹爹和大哥一起去的,那天是九月初三,我记得清清楚楚。重阳节都没过,就去曾大帅的营里投军了,这么一去就是毫无音讯六七年,直到,”三儿的声音哽咽了,回想往事,老妇人也忍不住抽泣起来,“回来就是讣告了!爹爹和大哥死在了芜湖,”三儿的眼睛通红,“尸首掉进了长江,找都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