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6(1/2)
禁,或越界,或远入内地,听凭中国官查拿,但应解送近口法兰西领事官收管;中国官民均不得殴打、伤害、虐待所获法兰西人,以伤两国和好。”中国把马赖处死,违反了应把拘捕的法国人解送领事的条约义务。按照程序正义优先的法律观点,中国无疑理亏。
两国已经蠢蠢欲动,如今又将刀把子递到了洋人的手上,郭嵩焘固然是八面玲珑,话语里也总是能透出皇帝不满意的意思来,“旧年总是盯着江宁那头,如今这洋人的事情也要好好料理一番了。”皇帝不耐烦的话语在接见郭嵩焘的时候一览无遗。
咸丰皇帝虽然是听了皇后的意思,叫叶名琛曲意接洽洋人,务必要拖延时间,可叶名琛还是一副老牌士人的架子,身上兼了五口通商钦差大臣的位置,可平时里和洋人打交道的事情都是能推就推,不然也不会有去年英军险些攻占广州城的有辱国体的事情发生了。叶名琛却也是个有个性的官员,他以不变应万变,对于英国人的交涉一概不予理会,广州也不设防,甚至咸丰六年的时候,英国人攻到广州后,每十分钟向他的总督衙门开炮,他也不予理睬。
何况到这样的地步了,还在府中扶乩,郭嵩焘微微冷笑,“若是能在广州解决便好,总不能再和先帝爷一样,闹到北边去。”
原本郭嵩焘不会说这样硬邦邦的话的,一个候补道台,他的依仗在哪里?
PS:亲爱的们,还有月票的话赶紧投啊。。。。。这马上月底了,不投也可惜了。
二十五、导火之索(二)
郭嵩焘他在见完咸丰皇帝准备出园子的时候,在勤政殿的前头,被一个小太监拦住了。
那个小太监趾高气扬地挥手叫退了御前领着郭嵩焘外出的太监,笑嘻嘻地朝着郭嵩焘打千请安,“给道台大人请安,道台大人,可还记得奴才不?”
郭嵩焘早就认出了眼前这个嬉皮笑脸的太监,真是前年自己来北京解救左宗棠时候,遇到的皇后驾前的小安子,那时候便是他传出话来,说是左宗棠已经无忧。
“原来是安公公,下官哪里不认得,”郭嵩焘十分谦卑,连忙亲手扶起安德海,谦虚地笑道,“自从上次大宫门前片刻相见,下官一直都不能忘了公公呢,今个又见到了鹤姿,真是三生有幸。”
安德海听到奉承话笑眯眯地,连忙摆手,“道台大人说笑了,小的怎么敢当,今个找到您,是想着带您去见一个人。”
郭嵩焘似乎明白了会见到什么人,虽然有些忌讳,但是郭嵩焘也明白,这必须去,就从上次解救左宗棠一事来看,未曾谢恩,也是不妥当的。
郭嵩焘咬咬牙,“请安公公带路。”
果然是个聪明人,也不问去见谁,安德海笑眯眯地点着头,“那郭大人跟着奴才来吧。”
一路兜兜转转,走到正大光明殿前头的寿山,那里是一叠的太湖石叠成的假山,临着前湖的湖水,临水自照,分外巍峨清隽。
郭嵩焘不敢抬头四处张望,低着头看着安德海暗红色的袍子下摆往前走去,等到安德海停了脚步,郭嵩焘也连忙停脚,垂手而立,只瞧见安德海跪下打千行礼,“主子,郭大人到了。”
“恩。”一个低沉的女声在自己耳边响起,郭嵩焘连忙甩袖子,跪下行礼,“微臣郭嵩焘叩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郭大人聪明的紧,怎么知道是本宫?快起来吧。”皇后笑着说道。
“是,”郭嵩焘起身低头垂手候着,“不知皇后娘娘召见微臣是?”
“自然是为了你的新差事,郭大人,”杏贞颇有兴趣地瞧着眼前这个中国第一个外交大使和湘军的创建者之中一的郭嵩焘,“皇上和你说过去南边的事儿了?”
“正是。”
“也不妨告诉你,皇上说的那些,都是本宫和皇上说过的,你知道这点就行了。”杏贞说道,去年帮着处理学习国内的政事,居然忘了英法两国这些当时看起来貌似是琐事的事情,没想到拖到了今年,两国已经在广州磨刀霍霍了。
还是自己的历史没学到位,没记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原来是亚罗号和西林教案,如今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了。
“叶名琛处置洋人事物不当,才是如今这样的局面,郭大人,朝中大臣这样的说话,你觉得如何?”杏贞把鱼饵丢到假山下的湖水之中,这边倒是少金鱼,柳叶鱼倒是极多,围着在水面上下折腾,抢杏贞丢下来的鱼食。
郭嵩焘思索了一番,“微臣倒是觉得此话不妥,叶总督的行动虽然迟缓了些,到底还是表明了我大清想要解决此事的态度的,只是洋人们却又不依不饶而已。”
“不错,”杏贞赞许地点了点头,“天下熙熙,为利而来,天下攘攘,为利而往。这是先贤的名言,洋人不远万里来咱们中国,不是为了夺咱们的江山,就是想要来抢咱们的钱,若没有西林教案和亚罗号,自然还有别的事情,只要咱们行有差错,他们就会发作咱们,这是没办法的事儿。”杏贞把手里的鱼食一股脑地洒在水里,引得湖里的鱼跳跃不止。
“你去广州,把皇上和本宫的话也说些给叶名琛听,他若是知道进退,必然会把和洋人打交道的事儿交给你办,洋人自然要交涉,你且记住一个字。”杏贞转身正视郭嵩焘,郭嵩焘把身子伏的更低了。
“那就是拖!拖字诀,郭大人你也应该知道,如今江南局势正紧,腾不出手来对付洋夷,”其实按照现在清朝的军事实力,也是对付不了英国法国,如今世界的第一和第二强国,一起联合的实力,“只能派出得力之人去和洋人交涉,将换约之事慢慢拖着,拖到发逆覆灭的时候,再和洋人好好商量这事,其中的度你可以好好把握啊?”
“是。”
“肃顺向皇上保举了你,本宫也觉得你才干了得,在曾国藩军中处理军务得宜,皇上和本宫说起的时候,本宫也是同意了的。”
“多谢娘娘美言。”
“成不成,到底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还有你去了广州,不妨多和那些英吉利法兰西美利坚的军火商多多接触,这些人也能左右他们国内的风向,若是和大清开战,他们的军火在中国可是卖不出去了。”杏贞仔细地吩咐着,“你且大胆做去,若是有事和本宫说,写折子便可,本宫都能瞧见的;若是有什么隐秘的事儿,寄到本宫母家承恩公府也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