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2/2)
临时搭建的指挥部里,唐哲正坐在位置上喝水,他的两边是一排的军事参谋,他们正在忙个不停,有的地图作业,有的在写文书,有的则在关注随时发生的情况。
忽然,远处传来一声炮响,唐哲赶忙把水杯一丢,拿起望远镜就出了临时指挥部。
在空旷的草野往打炮的方向一看,一只绵延的车队从远方而来,现在被人中间截断,正燃烧着滚滚的浓烟。
“终于是来了,传我命令,步兵尽量全歼,骑兵如果对付不了,就放他们出去报信。”
唐哲脸上一笑,这几天他等蒙古大军的运粮队伍等得都快疯了,直到现在,这只运粮队才来,由不得他不开心激动。
一旁的参谋记下了这条命令,正准备去传达,唐哲挥手阻止了下,“等等,我们首要的目的是把粮食更毁掉,人可以不杀,改成尽量抢粮烧粮,人只要撵走,可以不杀。”
参谋一愣,没说什么,立马将命令改掉,飞快去传递命令。
此刻的蒙古运粮军人数不少,但毕竟都是步兵,骑兵尽管也有,却只有寥寥数百骑,在第三师特意的埋伏下,骑兵被率先伏击,火炮和火枪让马匹受惊,瞬间让他们损失惨重。
一看到有这么多人从草野里蹿出,剩下的骑兵哪敢恋战,飞也似地骑着马跑了,那些步兵一见护航的蒙古骑兵跑了,立马丢下手中兵器,三五成群蹿进了草野山林,不知了去向。
有一些蒙古运粮兵放弃抵抗,扔掉武器准备投降,不想这些奇怪的士兵根本不理他们,只顾着搬粮放火,放火搬粮,只要不反抗,不拿武器粮食,便是偷偷逃跑,他们也视若不见。
于是,那些步兵,一个个在军官的带领下,聚集在一起飞奔,有的朝着来时的路返回,有的则朝着蒙古大营而去。
不出多时,数千人的运粮队伍竟做鸟兽散,尽数跑了个干净。
“很好,很好,有近二十万人张嘴等着这批粮食,我看忽必烈那老货怎么办?”
唐哲面对着一大堆粮食,兴奋地跺着步。
“天要下雨,人要吃饭,忽必烈那老货应该会很难受吧?他难受了会怎么办?”
唐哲步着步着,眉头蹙起,他忽然猛地一惊,差点犯了个大错误,这时候抢粮不是好事,烧粮才是真正的好事。百度嫂索—时空行走者
想必这时,忽必烈受到运粮小队的消息,肯定会派大量骑兵过来夺回粮食,要是士兵们人人带粮,根本跑不赢四条腿啊。
“快,让士兵们每人带一点肉食,不允许超过两公斤,我们得赶紧走,放火烧了这些粮食。”
唐哲拉过一个还在兴奋激动的参谋,这参谋还很郁闷,张口道:“师长,这么多牛羊肉,我们真的要烧了?”
“不烧留着陪葬啊,快点,给我滚去传令。”
唐哲一脚将那参谋踢走,参谋只好委委屈屈地去传令。
火焰在草野里大盛,牛羊肉的油脂燃得“噼里啪啦”乱向,香味随风飘在十里之内都能闻到。
等唐哲带着部队离开一个多时辰之后,一只万人的骑兵赶来,看着还在熊熊燃烧的粮食,禁不住眼露凶光,仰天怒吼。
第四十七章血战
(求推荐,求收藏,觉得合适的朋友,请给予一下支持。谢谢!)
“我们的粮食还够几日所用?”
忽必烈坐在王帐里,来回走动,深深皱着粗旷的眉头,问着底下趴着的一名蒙古军官。
“启禀大汗,军中余粮已不足三日,省着点吃,勉强能维持七日。”
那名军官不敢抬头,他知道忽必烈正在气头,说不定一个不好,就会拿他出气。
“我们的下一批粮食什么时候能运送过来?”
忽必烈皱着的眉头更深,一手扶额,大军征战无粮,又无法攻破眼前的城池抢掠,使他心中怒气狂涌,恨不得大肆发泄一番。
“这个……这个……”
那名蒙古军官在底下怯弱,不敢言说,声音有些哆嗦。
“说,本王恕你无过。”
忽必烈心中咯噔一下,想到某种不好的预感,转过头来,眼中怒火冲天,头低下来紧盯那名蒙古军官。
“七天,因为这一次运粮,后方有人为了给大军充足的粮食,特意征调了多方的粮食,一次凑了近两个月的粮。”
那名蒙古军官擦了擦额头的汗,这次的损失大了去了,够二十万大军够吃两个月的粮食,那得有多少?
“滚出去,现在,立刻!”
忽必烈低声咆哮,像一只竭力收敛怒气的雄狮,这也是他比其他蒙古王子优秀的地方,能自如掌控自己的性格,不会让怒火和暴虐控制住心理。
那名蒙古军官连滚带爬跑出了王帐,他可不愿多呆半刻,忽必烈虽说比其他蒙古王子要好,但一样嗜杀残忍。只是成为大汗之后,为了自己心中的野心,他只是将这种性格收敛。
坐在王座上,忽必烈深深皱着眉,感到亲征以来,一阵的不顺。试探进攻用的炮灰没了,派出去除掉铁丝网的蒙古高手没了,安排在洛阳城的暗子没了,还被别人利用,骑兵冲击铁丝网阵地,被生生歼灭了一万多人,害得他不得不杀了一个汉人谋臣才平息了骑兵们的怒气。现在自己的运粮队伍也有人乱打主意,一次运了一个月的粮,看似是件好事,如果路上被人一锅端了,那就会很麻烦。现在好了,还真的被人一把火烧了。
要是忽必烈知道现代网络有一句流行语的话,一定会说“我真特么哔了狗了!”。
运粮可不是件小事,蒙古帝国确实土地辽阔,现在也不缺粮,可是有粮,不等于就能随时运来。
这些粮食平时分散各处,以便国家突然发生****,备不时之需。想要调粮,还要从各处集合而来,然后再送来。不可能一个国家将粮食放在一堆,等哪个地方缺粮,再放过去吧?
忽必烈很头痛,他当王子时,曾亲自运送过粮食,知道其中的繁琐过程和所耗的时间,可不是那名蒙古军官估计的只要七日,可能要更久,甚至半月也有可能。
因为,后方这次调粮把周边地区的粮食都调了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