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2/3)
…………………………………………
在藏边不计日子,连白夜都生出了今朝是何年的心思。
一路穿行,一身了无牵挂,没有追兵,没有敌人,连一个像样成气的武者都没能遇到。
大理已经衰弱了,或者说从建国一开始,这个国家注定不会强盛。[$妙][笔$i][-阁].
靠近热带雨林的气候,一年近乎四季如春。生活在这里,不需要多么的劳作,便能收获足够的粮食,加上在位君主信奉佛教,对待子民仁慈,这里的人变得懒散,这块区域又充满各式各样的民族,因此氛围变得更加自由散漫。
白夜行了一路,这是他在进入大理之后的感想。土地太肥沃,生活在这儿的人跟藏边完全是两个极端。
从武者的武功便可看出大理是如何的衰弱,当初天龙时,西南武林以大理段氏为首,一阳指名动天下,六脉神剑更是神功绝学。
当年的段氏,高手辈出,既是大理皇族,又是武林世家,天龙寺更是大理镇国之寺。
可观现在,段氏一族已经颓废,仅剩一个南帝一灯挽回一点颜面。可就是这样的南帝,也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自家妃子与人通/奸,还怀了身孕,他却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做的最过的事,也只是对妃子的孩子不施以援手。就为这,还被那妃子记恨了几十年。
只能说这个世界,大理的皇帝不像皇帝,就如段誉一样,他们的佛性和书呆子气太重了。佛已经深入了他们的心,让他们看待一切都变得软弱。
白夜想到这里,再次摇了摇头,这里环境太好了,他不可能放弃,他计划在未来,将这里改造成粮仓。你们不是很软弱吗?不是很喜欢安逸吗?那你们就给我呆在这里种田。既然不愿意进步,不愿意贡献智慧,那就保持原始,用你们的体力来交换生存于此的权力。
第三十四章无量之行
(求推荐,求收藏,觉得合适的朋友,请给予一下支持。谢谢!)
顺澜沧江顺流而下,白夜这次不是步行,而是行走水路,而且他自己出钱买了一条乌篷船,沿着这滔滔江水,欣赏两岸风景而去。
澜沧江是一条大河,这个时代,水质清澈,河内鱼虾众多,一抬头望见蓝天白云,一低头看见绿水清波,两岸青山连绵,这样的美景,秀丽而美,惹人流连忘返。
白夜顺着江水漂了几天,这水路是比陆路要快,一路基本不用花太多功夫,就可日行千里。
他这次要去的无量山,便是可以借着澜沧江到达附近,这为他省了不少的时间。
虽说是坐船而行,但白夜也偶尔上岸,去吃一些当地小吃,去看一些少数民族歌舞。这里环境优越,各族人不少,奇异的服装和各异的风俗交杂,形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城镇。
白夜很少去招惹什么人,这里百姓也十分温顺,唯独那些少数民族,风气开放,女子往往比男儿大胆。当然,这些与白夜无关,少数民族的女子看似开放,实则忠贞,万一招惹到一个,说不得此生纠缠个没完。
复又行了几日,尽管已是走水路极快,但毕竟这时代的局限于此,不如前世交通发达。
白夜到了一处,下了船,这一次他是真的要下船,他将要行走陆路,前去无量剑派。
无量剑派,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门派,因为它很弱,同时又很出名。说弱是从整个武侠世界背景而言,说它出名则是只对白夜一人。
百多年过去,灵鹫宫都消散无踪,作为三十六洞当中的无量洞,想来也不可幸免,说不定覆灭灵鹫宫的行动,就是一场计划周密,耗时良久的布局,无量洞必然也是其中一份。
在一座小镇的酒馆里,白夜点了几样小菜,一个人慢慢吃着,看着楼下街道各色的少数民族,听着本地人讨论田间乡里的小事,一股平淡之意油然而生。
生活在这里的人实在太悠闲了,白夜不知是几次如此感叹。这里远离中原大地的战火,远离那刀光剑影的江湖仇杀,平平淡淡,日子里只剩下柴米油盐。以至于最后蒙古灭国大理,也没有将这里如何,段氏还是那个段氏,只是去了皇位,成了蒙古一个总管。
这样的地方或许太让人放心,蒙古的君主都对这里会造反感到可笑,所以才出现了大理段氏依然执管大理的一幕。
在小镇仔细询问了几个本地人,白夜明白了无量山的大致方位,一个人便又匆匆上路。
无量山是澜沧江以东,即是白夜现在位置朝东,一共行了两天,白夜才在一个山间采药老农的带领下,来到了这个世界的无量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