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4)
和今生无与伦比的学习能力。也许是前世灵魂在穿越之时,变得更坚固强大,他的思维变得发达,甚至他时常感觉,身体跟不上思维的速度。
…………………………………………
又是几日过后,襄阳城郭府,一座小院里传来朗朗的读书童音,听这声音足有数十人多,正读着儒家经典诗书,习着南宋文字。
目光往屋内一放,教书的先生并非男子儒生,而是一美丽女子。
女子捧着一本书,她念一句,底下的孩童摇头晃脑跟着念上一句,神情十分认真,只有一人懈怠。
那女子见坐在后排的小童在底下写着什么,也不吃惊,任由他去,眼不见为净。
女子正是黄蓉,白夜(郭破虏)和郭襄的母亲,年逾三十,风华正茂,不比少女青涩,自有一股成熟风韵。
自这小儿慢慢长大,黄蓉便发觉自家儿子异处,不哭不闹,对人彬彬有礼,既不亲近,也不疏离。
即使她和郭靖身为亲生父母,同样如此。她发现这孩子极为聪慧,一套落英神剑掌,转眼之间学会,她教习识字,只要教上一遍,他立马就能读懂。
甚至,渔樵耕读中的读认为这孩子有做状元的天赋,好好学习,必成一代儒学大家。朱子柳动了收徒之念,想带他一起学习诗书,却不想被这小子连声拒绝,撒泼打滚的手段都用了出来,惹得丈夫郭靖好一阵懊恼。
想到此处,黄蓉觉得好笑,禁不住脸露一缕笑容,一时忘了读下一句。
屋内书声骤停,黄蓉方才想起还在教育这群小孩读书习字,赶紧读了下面一句,重新让读书声起。
说来,黄蓉对这诗书并不感冒,她和郭靖都是江湖人士,武林中素有声望,不以文传家,而以武立业,对于学诗文当官,无多大兴趣,教导两个孩儿,能读书识字就行。
再者,襄阳阻挡蒙古大军南下之路,如鲠在喉,军情紧急,她要帮忙丈夫打点城内诸事,无暇空余来教导儿女。
这点时间,也只是她一天能抽出的那么一点![$妙][笔$i][-阁].
对于郭襄和郭破虏,她与郭靖的爱护教导,远不比大姐郭芙。
想当年,一家人生活在桃花岛上,何等逍遥自在,今日今时,却与丈夫靖哥哥守城襄阳,脱不开身。
当初分娩产子,襄儿被夺,丈夫也离不开去寻找,只由她产后,拖着羸弱之躯,辛苦跋涉江湖,追寻襄儿踪迹。
想着想着,黄蓉心中苦笑,却也不怪,靖哥哥就是这等英雄人物,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题后话:我知道某些朋友是带着试读的心态前来,我的小说肯定非人人所喜,不过诸位也请不要看过几章就下结论,如若可能,希望诸位能看到二十章左右再分定论不迟。
其实,一卷是一个整体,前二十章也代表不了什么,但比几章就盖棺定论要好。
另外,为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请先阅读相关里第零章,确定本书是否合适,我不想看到有人再跑来喷骂。这样既能帮你节省时间择书,也可以为我省去麻烦。谢谢!
第二章与母谈心
晚上时光,一家人难得闲暇,大姐郭芙、二姐郭襄、姐夫耶律齐、老爹郭靖、母亲黄蓉,六人围坐在一张圆桌吃饭。
母亲黄蓉在桌上十分繁忙,一会儿给二姐郭襄夹菜,一会儿为白夜夹肉,两个小姐弟,只有在这时,才能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关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