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非此即彼(2/4)
钓鱼国台宾馆里全是数十间房的别墅,专用来招待外交代表团。大华实业集团的这点人手,根本住不满房间。
年轻的研究员詹chūn荣欢呼一声,率先抢走一把钥匙。看了一眼就往楼上冲。他是大华实验室新收纳的大牛一名,虽然是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但苏城知道,用不了十年,他就能写出“名著”:《石油工程岩石力学》——又一本能杀死99%的大学毕业生的专著。
在苏城的记忆里,这本书证明了詹chūn荣的价值。让他从一名申请副教授都有点困难的小讲师,一跃成为世界级的岩石工程学家,最终被美国公司高薪聘任,常年工作在采油一线。他后来的主要成果集中在复杂地应力条件下的井壁围岩、套管、水泥环等等钻井工作。虽然听起来有点悬乎。实际上却很简单,詹chūn荣的研究成果,能够打出更深更长的大位移井、水平井等等高难度油井,这也是大华迫切需要的研究者。
在著作大爆发之前,连詹chūn荣自己也不确定自己的价值,大华实验室则与他签订了超长时间的合同,把他加入到了红利分成计划当中。并且提供了大量岩石力学的机会给他,其中就有难得的验证xìng钻井——在别的公司或学校,都不可能有如此好的条件,大华实业的做法,使得詹chūn荣快速走上大牛平台。处于快速上升通道中。
这样的研究员在大华实验室有30人之多。听起来不多,其实足以让任何一个研究机构汗颜。因为他们每一个都能主导单独的实验室。可以说是苏城最大的依仗,配合现代企业的管理,在国内相对充沛的资金,大华才能在钓鱼国台宾馆里开会。
与之相比,台塑的优势在于规模,他们也一直很善于利用自己的规模。
就在去年,台塑在tái • wān投资了200多亿元台币,凭一己之力将岛内GDP拉起了好几个百分点。如果70亿美元的投资落户中国,同样能拉起中国大陆好几个点的GDP,在上下游产生巨大的需求,并且每年制造出更大庞大的边际效益。
利用这种庞大到能够影响政治的经济影响力,王永庆挥起tái • wān砸大陆,挥起大陆砸tái • wān,自己住在美国左右逢源,玩的不亦乐乎。
大家心知肚明,但越是如此,他在大陆得到的接待规格就越高。
苏城等人作为客人,也被告知要等待两天才能约见王永庆,在此之前,则有国家能源部、中石油等好几个单位的面谈,说的全是海沧计划的重要xìng。
言下之意,是让大华不要弄巧成拙,搞坏了与台塑的关系。
苏城接待了两家,干脆称病不见了。他也懒得向这些官僚解释台塑的意图,或者说,官僚们了解台塑的意图,只是不愿意承认或面对罢了。
即使是对高层来说,这也是一个难解的题目。他们舍不得放弃海沧计划,可他们又无法落实海沧计划。
对于了解历史的苏城来说,事情则简单了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