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1/2)
三箭穿心,唐致远一阵眩晕几欲跌倒,绿珠扑上前紧紧抱住,泪如雨下。唐致远神智尚在,口中喃喃地道:‘绿珠,快,跳河去吧,还有一线生机!’一开口,口中鲜血汩汩而下。
‘致远,我和你死在一起,我不走!’绿珠大叫。
但是唐致远拼尽最后力气,奋力将绿珠抛向河面。绿珠在半空中一声悲泣,眼看就要落到水面,又一支羽箭破空而来,正中绿珠后背,又从前胸贯出。扑通一声响,绿珠跌入水中,河水翻腾不休,竟然看不见一点血色。唐致远见此一幕,狂吼一声,一口血直飞出老远,跌坐在地。
这时候,一干盗匪嬉笑着走上前来,那个弓手步伐轻快,竟然后发先至,当先来到唐致远身前。他弯腰解开唐致远腰间的镖囊,伸出两指,拈起一支柳叶镖来查看,得意地道:‘你武功再好,却也比不上我的弓箭,哈哈……’
上次在断头林,唐致远在树上,居高临下,双方距离又近,所以柳叶镖威力巨大。但是此刻在河边,弓手占据地形之利,唐致远毕竟人力有限,柳叶镖飞到弓手身前时,已成强弩之末,更何况,那弓手还穿着贴身铁甲,如何能胜的过他的弓箭?
弓手正在得意,仰天大笑。却不料已经昏迷的唐致远突然醒来,挺身暴起,血目圆睁,大叫道:‘不杀贼子,死不瞑目!’一手拦腰抱住弓箭手,另一手倒持宝剑反刺。长剑竟然刺破弓手的护身铁甲,直透胸膛,又贯穿了唐致远自己的身体,从后背浴血而出。
众匪惊骇不已,目瞪口呆。弓手张着嘴巴,喉间嗬嗬有声,两臂渐渐无力下垂。随后,两人的身体一歪,纠缠在一起,顺着河堤陡坡滚入滔滔大河之中。
恰在此时,河水激荡,绿珠的尸体竟然在水中随浪一现,脸上一抹微笑,恍如与唐致远初见时的娇羞……”
女鬼绿珠的声音,到此戛然而止,但是余音袅袅,绕梁不绝。
鬼府中烛光摇曳,满室清辉,众人都默坐无语。
突然,拴柱咧开嘴,扯着喉咙大哭起来:“姐姐,原来你这么可怜,呜呜……”
李伟年红着两眼,站起身说道:“绿珠妹妹的身世,的确、的确很可怜,只可恨我当时不在,不能为绿珠妹妹,分担一点点、一点点……”说到后来,李伟年竟然虎目含泪,下面的话难以为继。
丁二苗也站了起来,拍拍屁股,问道:“全集完?”
“感谢丁先生和兄长,听我把这个故事说完了。”绿珠在珠帘后起身,对着丁二苗和李伟年盈盈一拜,双眼含泪道:
“从那一天起,绿珠就成为鬼魂之身,在这巫玉河边,苦苦等候致远的魂魄。谁知,三百多年过去,白云苍狗,世事几多变幻轮回,但是致远的魂魄,竟然一直渺无所见。我和致远,虽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却是同年同月同日死。虽无夫妻之礼,亦无夫妻之实,但是两心相照情比金坚……”
丁二苗点点头:“这个我相信。但是人间有遗憾,阴间也如此。对面不相逢,只怪造化弄人。绿珠小姐,或许那唐致远早已托生为人,三百年来,又不知过了多少轮回。你却在这里苦苦守候,不是有些傻……傻、傻的吗?”
绿珠微微摇头:“不,我相信我和致远之间,情缘未尽。所以才觍颜寡耻,请丁先生和兄长相见,实则是想请二位援手,了却绿珠的心愿。”
嘿嘿,原本以为全集完,谁知道刚才的都是序曲,现在才到正文哪!丁二苗淡淡一笑,心里说,我凭什么要帮你?就因为你可怜吗?
可是绿珠的话刚刚说出口,李伟年就站了起来,道:“绿珠妹妹,有什么要帮忙的,你尽管说!哪怕是天大的困难,我也帮你办到!”
凑,这么大的口气?
丁二苗斜着眼看李伟年,发现这家伙,也就一个脑袋双手双脚,不是三头六臂啊,为何如此勇猛,吊之甚矣?
唯一的解释——鬼迷心窍,无可救药!
第080章锁龙潭
珠帘轻响,绿珠终于撩开帘子,踩着莲步走了出来。丁二苗李伟年与她直面相对,更觉容颜清丽,仙子绰约。
绿珠先拜了李伟年,道:“感谢兄长仗义,但是此事非兄长一人可为,若要成功,还必须丁先生鼎力相助。”说完,对着丁二苗又是一拜。
拜来拜去的,不嫌烦么?丁二苗有些头大。
“绿珠妹妹,到底是什么事,你先说出来。二苗哥古道热肠,一定会帮你的。”李伟年直接喧宾夺主,替丁二苗答应下来。
“喂喂……,”丁二苗哼了一声,对李伟年说道:“你们哥哥妹妹的,那都是一家人,我这个外人,为什么要搅这趟浑水?给我个理由先。”
古道热肠,这样的好人卡,可以换来一顿饭么?
“二苗哥……”李伟年脸一红,然后认真地想了一个理由,道:“我们是兄弟,绿珠是我妹妹,就是你的妹妹,所以……你也不算外人。”
丁二苗嘿嘿一笑,这理由真有趣,哦,是你妹妹就是我妹妹?那她要是你老婆,依此类推,也是我老婆?
“丁先生,绿珠虽是鬼类,但是也没忘人间的规矩。”绿珠轻启朱唇,缓缓说道:“如果丁先生愿意施以援手,绿珠必有相报。”
这意思,是有交换条件?丁二苗突然想起了昨晚拴柱送给李伟年的鬼丹,那玩意倒是好东西,如果绿珠送给自己千儿八百颗,或许自己可以给她帮帮忙。
于是,丁二苗皱眉问道:“你先说说,要我们帮你做什么?我看自己办到办不到。我可没有你伟年哥哥那么大的本事,他现在奥特曼附体,拯救地球都没问题。”
李伟年脸一红,面色尴尬,搓着手讪笑无语。
绿珠感激地一笑,坐下来道:“我和致远落在这条河中,尸骨随波逐流,四处失散。这条大河,几百年间,又经历了好几次洪水改道,多半骨殖也被埋入淤泥之中,又因地势改变,或河床清淤而被推送至平原。丁先生在工地上发现我的骨殖,也就是这个道理。”
丁二苗点点头,看来这条巫玉河,三百多年前,水势更大,河面更宽,不是现在的模样。
“是不是,要我们把你失散的骨骸,全部找出来?”李伟年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