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庆祝(2/3)
“同志们!”随着一个厚重而又缓慢的朝鲜语,喇叭中传来了金日成的讲话:“朝鲜人民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同发动强大的攻势后,已在1951年1月4日解放了我国首都汉城。我军解放汉城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胜利……”
半个小时后,我终于听到了尾声:“朝鲜人民对于在反抗美国武装侵略者的斗争中给我们以英勇支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示极大的感谢!为了纪念这次的胜利,我命令:今天,1月5日20时(平壤时间),在平壤与汉城两地以240门大炮鸣放24响,进行庆祝!”
“轰轰……”紧接着就是一连串的巨响,两百多门大炮朝天狂打了一阵,再次把汉城的军民打得热闹起来。
这排场是跟苏联人学的,从1943年开始,苏联红军就用鸣炮庆祝大型战役的胜利,首次鸣炮是在庆祝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的解放上,24门大炮齐鸣12响。
人家苏联炮多炮弹多也只不过是打了几百发炮弹而已,而此时在我们补给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在每发炮弹都凝结着后勤人员的鲜血和生命的情况下,为了这次胜利就一下打了上万发炮弹,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奢侈。
我紧了紧背上的步枪,穿过正狂欢的战士们,独自一人回到了连队的临时住所,一间平房。平房内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大家都出去庆祝去了。虽说这会儿是白天,但美军的飞机似乎也很配合我们这次庆祝而不来轰炸。
其实在现代的资料我知道,美军的飞机之所以不来是因为李奇微严令不准轰炸汉城,因为他知道自己很快就会打回来,而他不希望到时收复的汉城是一片废墟。所以这次庆典才能这么顺利的进行,也让志愿军战士们享受到几天难得的安宁。
我无聊地坐在椅子上翻腾着子弹袋,但是任我怎么翻还是只有可怜的三个弹匣。之前虽说我一个人就收集了几百发子弹,但上回对付英军的时候全都分给战士们了。
三个弹匣只有二十四发子弹啊!怎么去对付那际将反扑而来的美军呢?这时后方的补给还是没有送上来,但就算是送上来了也没用,因为我手里抓的枪是美军的M1C……
这时我不禁想起了在三八线附近埋下的六万多发子弹,那可全是M1步枪的子弹啊,看来啥时候要找个时间把那里的qiāng • zhī、dàn • yào和补给品运上来了。
议政府埋在隧道里的粮食倒还不用担心,因为从这里到议政府一个晚上急行军就可以来回,部队哪一天饿得不行了随时去取就成。倒是那在三八线附近的军火……一个来回说啥也要两、三个晚上,这万一打起仗来可没那个时间去取!
要是有汽车就好了,如果动作快的放一个晚上也能来回,而且也就上千把步枪六万多发子弹,外加一些补给品,两辆汽车差不多就可以全部运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