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储君(3/4)
便是沐延昭,也经常带着他一起议事,并不因为他只是个五岁的孩子,就把他当不懂事的娃娃看待。
沐延旭想要立储的风声,自然是阻拦不住,事实上,他摆出这样的架势,本就是要给留哥儿造势,提前做准备。
以留哥儿的
份,在皇帝没有儿子的前提下,他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但当沐延旭直接光明正大地在朝堂上提出此事,让政事堂廷议时,却还是有人反对。
高王和肖王,便是反对的最激烈的。
甚至沐家的族老,承平王沐丰·受了高王所托,直奔大兴宫,直接就与沐延旭说,虽然你是皇帝,当这个国家不是你一个人的,不能私相授受,这个天下,是整个沐家戮力同心,披荆斩棘·才打下来的,皇位交蘀,若是万岁爷的嫡亲子孙继承,那没什么,可要是过继宗室子弟,那就得求一个公平,否则,大家甘心,岂不是会引起朝廷动
要是一般人说这种话,恐怕有大逆不道的嫌疑·可承平王沐丰不同,他的三个儿子,六个孙子,都死在了战场上,他是孤家寡人一个,为人正直,在族中很有地位,便是沐延旭,对他的话,也不可以置若罔闻。
最后没办法·沐延旭干脆直接就在朝堂上吩咐,派内侍立即去传旨,将所有宗室里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孩子都叫到朝堂上·当众择一出众者,立为储君。
只是,他只选择五岁左右的幼儿。
群臣上奏,觉得选择储君,应该选择大一些的,一来不易夭折,二来成熟稳重。
不过沐延旭也有自己的理由——“朕一来不
夺人继承家业的嫡子嫡孙,二来·一国之君·不是小事,当从小教导为君之道·三来,朕自有私心·朕有妻女在,希望未来储君与皇后公主亲近,故选择年纪较小者。”
皇帝都这般说了,大臣们也只能收声,总不能说皇帝连选择贴心的继承人的权力都没有!肖王的脸色不大好看,他看重的孙子年纪都已经十岁,高王到松了口气,他家三郎才六岁,刚刚合适。
沐延旭根本不放这些王公大臣离开,直接让内侍去宣旨,省得他们教那些孩子说话。
不多时,内侍领着懵懵懂懂的十几个孩子上前。
孩子们年纪小,被一大群或胡子花白,或面孔狰狞的老头瞪着,一时便有好几个吓懵了,还有嚎啕大哭找妈妈的。
于是,有一批被哄着送了回去,再除去几个生得不好,或者家里是独子的,还有几个一问,没有开蒙,没有读书识字,这些也不行,最后剩下十几个人。
其中有三个最有竞争力,大家也都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三个
上,一个高王家的三郎,六岁,生得唇红齿白,分外可人。
还有一个是齐王家的九郎,
材高大壮实,长得虎头虎脑,却偏偏眉清目秀,眼里也有机灵劲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