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七节 朝中局势(2/3)
假如父亲不走那么早,我何至于在皇上登基两年后还没有名份?非要双手沾满鲜血,历尽艰辛才爬上这本就属于我的皇后宝座?
只是我没想到,卫、汝南王当权,他们之间地斗法还没正式开始,首先跳出来闹腾的却是另一个人,那就是,自认为在“倒杨事变”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楚王司马玮。
据说。他数次在公开场合发牢骚,大骂卫是老狐狸,只会“拣现成便宜”。“抢夺别人的胜利果实”。因为,“倒杨”的时候。明明是司马家地宗室王在出力卖命。那时候卫某人在哪里?
现在“倒杨”成功,他司马玮这个大功臣只是封了个禁军副统领。袖手旁观、寸功未立的卫却被封为“太保”。一跃成了辅政大臣。世上还有比这更不公平的事吗?
除了埋怨卫,他对如杨骏般揽权的汝南王司马亮也是嫉妒异常。尤其是汝南王的儿东安公司马繇,那个从皇宫到杨府都整整走了三个时辰的草包“将军”,现在居然成了他的上司,每天对他指手画脚,在司马玮看来,这简直就是对他的侮辱。
除了这两个之外,他对我也是我一肚不满。上次他要挟我不成,反倒让皇上疏远了他,也让我对他充满了戒备。看我情愿资助汝南王的军队也不用他地,只让他负责外围的守城工作,他同样觉得这是一种赤裸裸的轻视。
当这些闲言闲语通过各种渠道传到我耳朵里时,我不但不生气,反而一阵窃喜。因为,这样一来,我和皇上地江山,就更稳固了。
朝廷,本来就不该是某一人或某几人独大。谁有机会揽权,谁都会成为“杨骏第二”。只有大家共同执政,互相掣肘,才能平衡权力。
现在,汝南王有卫去对付,卫又有楚王对付。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一环套一环,我和皇上,就安全了。
而齐王在其起什么作用呢?也许说出来您不相信,他现在,几乎成了“镇朝之宝”了。
齐王是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但他也没有负评,不管是在宗室王还是在朝廷大臣,他都是风评最好地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