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我的父亲母亲(一)(2/4)
我爷爷是曹魏的忠臣,我父亲却是曹魏的叛徒、大奸臣,因为他是当时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权者——大将军司马昭的心腹,是司马昭最倚重也最信任的人。据说司马昭的许多坏主意都是他出的,许多见不得人的勾当也都是派他去干的,外界直指我父亲乃是司马昭飬养的最阴险狡诈的“鹰犬”。
司马昭早在继任父亲司马懿的大将军职位之初,就已经有了废掉傀儡皇帝自立的打算。只是不敢贸然行事,而是先派我父亲四处去打探,收集各方消息,看舆论倒向如何。
父亲先把朝廷内的各个大臣调查得差不多了,又向司马昭献计,请他派人去慰劳“四征”.也就是去慰劳魏国在国境四方设置的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位将军。
父亲自己去了淮南。在同征南将军诸葛诞谈论时事的时候,故意装做很随意地问:“天下人皆愿禅代,将军以为如何?”
诸葛诞听了这话,当场发火,厉声对我父亲说:“你不是贾逵的儿子吗?你父亲可是个大忠臣!你们父子俩都受了魏君的大恩,你怎么能想到把社稷让给别人呢?老实告诉你,要是谁敢打这个主意,我就跟他拚了这条老命!”
父亲回去后,就向司马昭报告说:“诸葛诞已有了谋反之心,必须赶紧撤了他的军职,把他调回京师。”司马昭倒有些犹豫,怕万一调不动诸葛诞,反逼得他造反。父亲又说:“早反祸小,迟反祸大!”司马昭听了,这才下定了决心,请魏帝曹髦下了一道诏书,拜诸葛诞为司空,叫他速回京师上任,将兵符交给扬州刺史乐林。
诸葛诞接到诏书后,果然兴兵抗拒,并向东吴称臣求救。司马昭亲自督军二十六万南征,父亲也随同前往。
诸葛诞调动了十几万大军固守寿春,东吴也发兵三万助战。双方打了几仗,魏兵都占不了上风。
父亲又向司马昭进计说:“楚兵轻而锐,善于攻而不善于守,如果我们深沟高垒围城,就可以不战而克。”
司马昭采纳了我父亲的的意见,把诸葛诞围困于寿春城。父亲又用计去诸葛诞内部策反,使诸葛诞在困守孤城的同时还要面临激烈的内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