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秘密(3/4)
只是,这东西又很要紧,虽然只是猜测,而且这一次的猜测,她甚至不敢肯定有几分正确,可许薇姝却绝对不能放任下去,让这个‘可能’有一丁点儿的机会,大白天下,变成事实。
天庆三十五年,状元郎许静岚被点为巡盐御史,远赴江南,那时候正如日中天的齐王,也在江南小住,两个人还同登明州日月楼,在楼头写下前朝李相爷的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笔力纵横,激情澎湃。
许静岚也正是在那一年,因为破获了一起规模浩大的私盐案,这才真正得了皇帝青眼,成了天子近臣。
因为那起私盐案,还有一个盘踞在江南已经超过百年的组织,隐隐约约露出了一点儿端倪。
许静岚和那个组织纠缠了有一年,最后的结果就是他成功破案,立下大功,显示出卓越的才能,人们也相信,在天子眼里属于叛逆的组织,也烟消云散。
不过后来有传言说,其实许静岚并没有剿灭那个组织,不是说那个组织有多么强大,强到当时还不像现在这样的无用的官军也剿灭不了,而是它太特别了。
它没有名字,一开始只是一群想像这个世界的掌权者们复仇的普通人组成的。
后来因为出了一个天纵奇才,所以逐渐发展壮大,到如今已经盘根错节,遍布大殷朝内外,所有组织成员,都没有显著的特点,上到达官显贵,下到贩夫走卒,都有可能是它的一员,而且,组织内层,只要精英。
无论是哪个行业,不是精英,便不可能加入。
必要的时候,它甚至有可能掀起一场叛乱,只为了给某个普通的成员报仇雪恨。
也因为洗脑成功,组织严密,它的成员都十分的忠诚,绝不会背叛。
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哪怕是许静岚,哪怕他依靠朝廷的力量,想在一年之内讲它连根拔起,也绝对没办法做到。
只看他勉强让组织浮出水面了冰山一角,已算是相当的了不起,但他明明对这个组织有威胁,还顺顺利利地破了案子,回京受赏,飞黄腾达……
那许薇姝就不能不多想——也许,许静岚,她的那位父亲,也成了这个组织的一员。
在她脑海中的册子里面,她猜到有很大一部分,是出自许静岚的手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