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授勋骁骑尉(3/4)
当然还有另外两种,勋与爵。
爵,很好理解,公侯伯子男。
勋,功勋也,亦分文武二勋。
文勋,专封文臣及为朝廷出谋划策的大才之士,类似咱们现在的中科院院士,国务院特聘专家,特聘顾问等荣誉头衔,虽没实权,但享受国务院津贴及其待遇。
武勋,则尽不相同,全靠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靠军功累积而成,非大军功者,不授勋。
影视剧中常常看到,某某少年领兵打了胜仗,立了偌大军功,朝廷给封了一个某某侯,某某公。
这是纯属扯淡,误导青少年。
无论是盛世大唐,还是乌烟瘴气的晚清,一个非皇亲国戚之人想要封个爵位,并非仅仅军功就可,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可缺。
爵位的封赐,是及其严格的,尺度不掌握在朝中大臣手中,而是掌握中历朝历代的皇亲宗室手中。
哪个皇室愿意一个外姓人突然闯进来,打破一家之姓的和谐?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家族企业,里头上至董事长,总经理,下至部门经理与主任,都是同一个家族同姓之人。
突然董事长召来一个外姓人,说要让他进入家族管理层,提拔他当个副总经理,这些家族成员能干吗?
封爵同样是这么一个道理。
大唐为什么成为古往今来第一盛世,很有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李二陛下兴建了凌烟阁,里头二十四功臣中至少有二十人是非皇室中人,却都封了国公之爵位。
这是历朝历代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可见李氏皇族对功臣的赐爵尺度之大。
但是武勋官就不一样了,他是游离在皇亲宗室外的一个特殊群体。
既不属于散官群体,又不属于赐爵行列。
武勋自成一个体系,分十二阶,亦称十二转,从最高一阶的“上柱国”开始、依次是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
武骑尉,第一阶,相当于从七品,以此类推,第十二阶的上柱国就相当于从二品。
如果哪一天,累积军功,蹭蹭往上涨,武勋位升迁到了上柱国,升无可升之时,那么离封爵真心不远矣。
特别是身在厚待功臣的大唐盛世。
....
...
郭业喃喃自语:“骁骑尉,哥们如今也是有武勋傍身之人了?次奥……”
一声感叹,他将眼神从宦官身上转移到了苏定方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感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