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第202章(2/4)
宣国现在产量,在农署的不懈努力培育下,已经达到了南方平均亩产四百斤,北方的亩产平均三百三十斤了。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时候,农署刚开始用宋菱提供的科学杂交法培育,亩产提升得最快,到了第三年底以及今年的时候,这个增加速度就渐渐慢了下去,基本上是因为本土作物已经被轮番试得差不多了,安临估摸着接下来照老样子培育,能在十几二十年内挣扎着达到南方亩产七百斤就算顶天了,这还是杂交选育加成的情况下,不然五百顶天才是正常水平。
占城稻的出现倒是给宣国的农业带来了一丝新活力,不过占城稻的产量也是有限的,假设占城稻在培养后得到终极进化体,一年三熟每亩七百斤,一年每亩总产量也才两千一百斤。
在现在这个朝代看着是已经挺多了,有这个粮食量,保守估计十年人口大概能从5800万增加到7000万。
但是不要忘了有一个矛盾叫做‘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啊![敲黑板.jpg][官方发言.jpg]
而红薯土豆,亩产却可以达到五六千斤。
所以越是发展,人口越多,找到红薯和土豆这些高产量的作物就越来越迫在眉睫,不然就算她开荒、开荒、不停地开荒,但是目前这片陆地的面积是有限的,耕田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在5800万人时每个人都能吃饱的比较宽裕的食物,等到7000万人时就又要缩减,等到超过一个亿的人口后,就又要有人挨饿。
易银瑶与方沉舟离开皇宫后,易银瑶在琼安最好的酒楼里摆了几桌,给海上航行大半年的船员们犒劳了顿好的,易银瑶与方沉舟坐在一桌,易银瑶问方沉舟要不要回云水城一趟给父母报个平安。
“回云水城的话,就算有水泥路和水路,来回一趟也要花个一个来月的时间,万一我爹娘后悔了还得纠缠好些天,算了,下次回来再回去吧。”方沉舟想到自家父母的性格,还是摇了摇头。
易银瑶盛了一杯酒,也不喝,只是拿在手里轻轻晃着,看酒液晃动白瓷杯里的图案,“那写封信回去?”
“在船上就写好啦,明天就送出去。”方沉舟夹了好几筷子船上吃不到的菜,又满足地喝了杯酒,开口问易银瑶,“易姐姐,你打算什么时候准备下次出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