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139章(2/2)
因此大士族会为传承学说的饼放弃一些利益,未送到的四月末雨讯如何,看样子并无降过雨的痕迹,得雨尺寸应该也不及肤寸。
在这一件事上倒是没有人出大错,只是路途上送信慢有信息差的问题,所以安临也没有责怪户部尚书上报不及,只是手按在得雨尺寸表上,“邑台郡及左右二县四月末得雨不及中上,恐有旱灾,今日回去后,六部皆应做好抗灾准备,准备好其余各县可以调配的粮食。”
有谛听这个神出鬼没的组织在,其余大臣也没有疑惑安临为什么还没等奏折送到就知道那些地方得雨如何,纷纷应下。
纪尚书则是在忧虑有可能到来的旱灾之际,想到了别的东西,神色担忧,“陛下登基第三年就出现旱灾,若是有不臣之徒,恐怕会借题发挥,应做好防备才是。”
安临听老肩巨滑表面岳丈的话,觉得也不无道理,就说,“此时由礼部预备便是。”
“臣遵旨。”
之后,安临与一众重臣在议事房商议了很久,从日头西移商议到夜幕沉沉。
荒政和救灾都是个涉及极广的大工程,从报荒到检覆、粮食问题和仓储,安缉流民和卫生防疫、社会救济和具体灾害具体分析*,这些都是差不多要所有部门都行动起来出力的,安临决不允许在这种时候有哪个部门拖后腿。
好在在场的重臣都是比较靠谱的,一夜商议后安临已经对国库可以支撑多久的灾害有了数,就是老臣年纪大了精神不济,属于不可抗力,才商议到半夜就撑不住了,不然安临可以直接在今天就把前期的预防灾害都给安排完然后落实下去。
因此在送走老臣们后,安临回到书房想了想,抽出纸拟了一则召令。
召还在照州的杨盛杨爱卿回琼安述职。
杨盛在照州的这么段时间,照州的问题解决了有一半左右,现在照州可以说势若水火。因为并不是所有士族都有那些重要的传承,跟崔家一样重视学说传承,或者说有这些传承的一般也就是那种大士族,而其余的中士族和小士族,则一般只是一朝考上功名后跨越了阶级,然后慢慢衍生成出士族,顶多就是家族子弟都有读书,但是传承什么的就没有了。
因此大士族会为传承学说的饼放弃一些利益,但是中小士族却完全不愿意。
而且大士族嘴上虽然也应得好好的,但实际上是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现在这个收到一半土地所有权的局面可以说是杨盛个人所能达到的最好的局面了,剩下的一半就不是从照州内部可以解决的了,而要借助一些外部的力量。
所以这时候召回杨盛时机也算不错,把这么大个人才继续放照州哪儿也是浪费。
写完这封召令后时间也已经不早了,安临回寝宫休息,没过一会儿,皇后号也回来了。
自从上次打完段万水武力值提升到91之后,普通的练武已经很难让皇后号的武力值有所提升了,就算是与王修文、祁冬寒、白逐风这些90以上武力值的罢了。
安临看着小小地图上安睡梦乡的无数黄豆大的小人,冷酷的理性,与一种不知何时生出来的帝王的慈悲,同时在她心中相触、交融。
想了许久,她起身披上衣服,皇后号也同时起身,穿戴好之后推开了寝宫的门,门打开的动静惊动了王修文,他直起身望过来,看到穿好
“没睡就起来给朕开个门!快点儿!”
祁冬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