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 40 章(2/4)
十四阿哥玩乐一场,人也放松下来也能听得进去劝说了:八贝勒说如今的差事只有一个,海贸。十四阿哥不喜欢做生意,他更想要打仗当将军,万一他因为海贸要去南洋转一圈,那边准格尔打起来了,他能赶得及回来?
十四阿哥犹豫不决。
八贝勒在宴会结束要回家的时候,又说:“你去争取海贸的差事,也不一定能争取来。毕竟牵扯的金钱数额太大。”
十四阿哥一听,更犹豫。
这事情,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天天揣在怀里。
小道士玩乐一场,忘记了他的不开心,后面几天又带着人去儿童乐园继续研究他的摩天轮。
他聪明着,很快从这研究中发现了乐趣,兴致勃勃地要造出来真正能自己动的车车。
皇上跟着去看了两天,真实地看到了大清国改天换地地希望,决定要启用自己培养的几个心腹,负责海洋贸易,志满意得地要装满国库。
首先,赶紧地将玻璃卖给老朋友法兰西国王啊!
皇上好似看过全世界的银子朝他飞来,老眼都发亮了。
实打实的利益在眼前,大作坊要造起来,这东西一卖,还要卖给西洋人,这利润多大?不管满汉蒙大臣什么想法,抢利益是第一,和十九阿哥拉关系第二,争斗也不忘记。
只是他们要抗议皇上纵容十九阿哥不学无术,又说不出来:十九阿哥还没过四岁生日,你要他学什么深奥的知识?不就是小孩子玩乐?
放大镜是玩乐,测谎仪是高人送他保身的,牛痘是得了天花的顿悟,两轮车是玩乐……这没错儿啊。
朝堂上有人试着和皇上提出来:“皇上,十九阿哥年幼,兴趣爱好要培养。臣等认为,十九阿哥应该多学习琴棋书画。”
皇上打太极:“他小孩子心性,日常听书学习也没落下,有空玩一玩,嫌弃目前的玩具不好玩,要自己造,皇太后天天说朕不要拘束了他,朕也愁得慌,只能答应着。”
众人都震惊于皇上的厚脸皮。
可皇上的态度如此不清不楚的,你说皇上纵容皇家子弟不学无术吧,他们折腾的又都是真正利国利民的,不是那些奇淫巧技的花样子。
众人猜不透皇上的心思,是不是真要重视匠人和技艺了,一时只能憋着。
后宫的娘娘们也去试探皇上的意思,可皇上就是不漏口风,她们还不敢问多了,生怕皇上来一句“干政”,也只能憋着。
而夫人社交场合,汪夫人因为只是一个翰林夫人,平时不参加宫里的聚会,只和一些亲友家来往。许夫人、李尚书夫人、林御史夫人……都有提前商议好,一问三不知。
不少人去找汪翰林套话。汪翰林直接就说:“十九阿哥玩得开心就好。”就差没说我们就希望十九阿哥做不学无术的富贵闲人。
还有人去找林御史和李尚书等人。林御史和李尚书等人直接说:“十九阿哥还小,玩乐是天性。”
这些人当然也不希望他们的小阿哥天天和匠人在一起,可是他们也认为,十九阿哥暂时有一个不学无术的名头更好,这名声可不能再高了。
“毕竟还小,玩得开心就好。进学后再说。”几个江南大臣私底下讨论着,决定先把十九阿哥的老师们扒拉来京城。无他,一般的老师教导不了他们的小阿哥,但是民间一些好的老师都不进京,要花一些心思去请。
而在此期间,国子监发生一个事情。
事情从皇上要禁基督教开始,禁令实行的雷厉风行,不光要驱除一些不法传教士,凡是有劣迹,名声不好的传教士,都是遣送去澳门,限期回国,传教士们不服气,他们自认,自从他们来到大清,给大清做了很多贡献。
“历法、火器、数学几何……哪一样不是我们带来的?”
“对,没有我们,大清人连什么是天文都不知道。”
“对,不说先皇,就是大明,那崇祯皇帝对我们也是尊敬着。”
“……”
传教士的泄愤之语传出来,落到满人官员耳朵里,不舒坦:合计着,你们还记着前朝啊?落到汉家文人的耳朵里,那更是仇恨。
先皇时候,大清刚入主中原,面对西洋人的文化思想和汉家人的文化思想,先皇不偏不厚,还特厚待那西洋传教士汤若望。
先皇要用西洋历法,钦天监也用西洋人,汉家历法数学大家一怒之下,和西洋传教士一场大辩论,最终汤若望一方胜利,这是汉家文人心里的一道疤。
“这些年我们苦心钻研,就是为了一雪耻辱。西洋人欺人太甚!”大清各地方,尤其江南文人拍案而起,一起上书江浙总督,要求再举行一次大辩论。
民意如此,现在也不是大清刚入关的时候要打压汉家文人,现在是要拉拢汉家文人,尤其江南了。江浙总督看着家里人送来的一封封信件,明确皇上对十九阿哥的宠爱态度,爽快地答应下来。
西洋传教士想再次证明自己的必不可少。江南的几大数学历法大家纷纷派出家族子弟,两方人都是迫不及待地一较高低,七场辩论赛下来,五比二,汉家文人大胜利。
江南文人欢呼。西洋传教士不服,不甘心。西洋人认为是他们呆在大清太久了,变笨了,就有几个从欧洲新来的传教士来北京,找皇上论理。江南文人正是要打翻身的时候,也要来见皇上。
一伙人一路上吵吵闹闹的进了京。
这几个传教士自觉在欧洲那也是学富五车的,心气儿高,来到北京没有去求见皇上,而是去了国子监踢馆。
江南文人心里头对这国子监也是满心复杂的,觉得他们就学一个怎么当官,不学怎么做学问,这根本不用比,一比就输的事情,本着同胞的仗义,也跑来国子监。
国子监祭酒一看这阵势,吓傻了。
无他,国子监的数学历法等等科目,那就是一个摆设,学生们都去学四书五经考八股科举,学着拉关系,谁去做学问?
可是输人不输阵啊,不能不比赛就认输不是?
好在他们脑袋瓜灵光。擂台赛一开始,头发发白的祭酒大人拿出来一个九连环,倚老卖老语重心长:“来国子监踢馆,勇气可嘉。可是我们有我们的规矩,你们要来比赛,就要遵守国子监的规矩。先解开九连环吧。”
西洋传教士对此早有研究,当下毫不客气地动手,花了四个时辰,解出来九连环,这个成绩在一般人里,已经是非常好的。
祭酒大人很着急,正琢磨要不要装晕倒的时候,许嘉俊家的二公子、汪翰林家的二公子站出来。
许二公子款款而谈:“解开九连环,只是第一步。我们大清人,已经不光是玩解开九连环了。九连环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玩具,其中妙趣无穷。你们且说说,你们学九连环,学到什么?”
国子监学子们呆傻,你两个玩什么?
西洋传教士呆了一会,也真不傻,当下就反击道:“我们解开九连环,轮到我们提问。先说说你们从九连环里面学到什么?”
汪二公子玉树临风、仪态万方、笑容清雅如玉,慢声说道:“我们目前在研究这九连环里面的二进制,十进制。我们知道你们学习十进制,二进制刚刚和我们学习,我们也是刚刚学习十进制,都公平。我们先将九连环中的每一个环用数字位置表达……”
题目出来,西洋人傻眼,国子监学子们、几个江南文人也傻眼。国子监祭酒兴奋啊:我们居然能打败西洋传教士了!
国子监祭酒兴奋地拉着两个孩子问:“这是你们自学会的?怎么学的?和我说清楚,我去和皇上给你们请功。”
这两个人只笑。许二公子道:“这不是我们会的。这是家父和汪叔研究的时候,我们听了一耳朵的。”
汪二公子笑道:“这也不是家父和许伯伯会的,这是许伯伯和十九阿哥玩九连环的时候,听十九阿哥提出来问题,发现问题。”
哎吆喝,这也能联系到十九阿哥!国子监祭酒又是高兴又是愁得慌,可他不管怎么烦恼,他都要去见皇上,将事情说明白。
清溪书屋里,皇上盘坐在炕上,正在和庄王商议给十九阿哥选亲卫的事情,一开始没听明白:国子监那一帮子靠恩荫的二世祖,就是有几个好的,也只是写个文章诗词罢了。
国子监祭酒察觉皇上怀疑的态度,大大的不服气,直接拿着验算出来的纸张给皇上看:“皇上,你看这道题目,满十进一,满二十进二,以此类推……
更有九连环的拆装需要341步,其实是256步。而如果达到只保留第九环的情况,那就是511步,恰好是2的乘以2乘以2,乘以9次的2。
皇上,臣一开始也不明白。可这真有道理。以256步而论,一个环的拆装需1步,三个环需4步,五个环需16步,7个环需64步,而九连环恰好达到需256步;即每增加两个环步数呈4倍增长。那就是:一个环,1步,三个环,4步,2乘以2,五个环,16步,2乘以2,乘以四次,……以此类推……皇上,目前还没有推算出来后面的,但臣认为,此法于数学方面有大用。”
皇上的数学学的不算大家,但也是平均水平以上,当下就心里一个机灵。
皇上接过来纸张细细地看,看着看着也不由地击掌叫好:“妙哉!”
祭酒一听很是得意:“皇上再看这里,将九连环按照数字排列,我们的数学是二进制,西洋数学是十进制。九连环是我们的东西,用二进制来看,把20转换成二进制,20/2=10,余数为0,10/2=5余数为0,5/2=2余数为1,2/2=1,余数为0,1/2=...........余数为1,则20换成二进制后是10100,这里的10100……”
“就是九连环中一个环的数字位置!”皇上激动。
“正是。”祭酒也激动,屁股坐着绣墩,手脚比划:“皇上,我们的数学并不落后于西洋,我们欠缺的只是几何部分。”
皇上豪迈大笑:“老祖宗的东西,还是要好好学啊。国子监有此发现,大功一件。下次那些西洋人来我们的国子监踢馆,还派你们去比赛。”
“这都是皇上的隆恩,十九阿哥的聪慧。臣不敢居功。”祭酒真心高兴,“皇上,臣听说那梅文鼎在南京城和西洋传教士打擂台,大辩论三天三夜,证明我们东方也有方程论算法。大清人才辈出,都是皇上心胸若海能容。”
皇上矜持地笑:“你们的十九阿哥,还是那南京主教的小学生。朕也知道,主教是好的,可他啊心太软管不住其他的传教士,梅文鼎闹腾一二也好,你给他去一封信,要他明年春天来京城,去童学院做老师。”
“臣遵旨。”
皇上看一眼庄王,变成很是无奈的样子:“这熊孩子的老师们请谁,也是一个问题。要聪明还要风趣,最好要长得好看的。”
庄王笑道:“皇上,十九阿哥尊重师长,只要他进学了,一定会好好学习。”顿了顿,庄王也心疼要做小学生的十九阿哥,给求情道:“我记得小时候,也是不喜欢学习那些之乎者也的,要说这老师风趣不风趣,真不一样。”
皇上指着他笑:“你们啊,都宠着他,宠的他越发顽皮闹腾。”
庄王可不惯着皇上这显摆的毛病,庄王说道:“皇上,这要论宠着十九阿哥,自然是皇上第一。”
皇上:“……”
“朕不宠着怎么办?”皇上生气。皇上心想熊孩子闹起来的要人打一顿,可他小脾气还那么大,偏偏可爱的要人怎么宠都不够,能不宠着吗?
皇上叹口气,转而和他们商议起来另一个事情。
“国子监学子们的学习,要抓一抓。这次是侥幸。下次要是被踢馆输了,我们大清的面子朝哪里搁?一起去跳大西洋?”
皇上一通训话,将祭酒训的满脸通红,对皇上的要求都满口答应着。
祭酒大人还不知道皇上要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只以为这是皇上生气了,其实他自己想起来也是后怕不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