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四章 熏肉(2/4)
当微光渐渐明亮,将心灵照得透彻之后,它便能够给与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当然更多的是,这些微光会消失泯灭在生活的鸡毛蒜皮里边,变成偶然回忆起来的一抹微笑或者苦笑,然后又被置之于某个角落里边,主人则继续为现实奔忙。
世界是在现实中旋转,而不是在理想中旋转。
就如现在的周至,一手拿着铲子,不时地朝着烘箱里边添一铲子稻壳,盖住下面的炭火,让其发出烟尘,一边阅读着卫宜小姐姐给他找来的《荆棘鸟》。
两把竹椅子的中间是一张小木桌,上面有一个瓦炉,瓦炉上有一个黑漆漆的水壶,用炭火热着水。
边上是一个紫砂的茶壶,三个杯子,还有一袋花生瓜子。
周至在照顾家里的腊肉。
如今每栋居民楼的顶楼,都有一个大木头箱子,上部开孔,内部钉满钉子,顶上和中间架着竹竿。
这是熏棚,需要熏制的腊肉香肠,在完成腌晾之后,就需要移送到这里来打开熏棚,将肉都挂进去,满满当当,然后在底下烧起炭火盆,再盖上柏叶、花生壳、甘蔗皮、花椒、香料、稻壳、米糠……让炭火盆发出滚滚浓烟。
之后将熏棚关上,如此控制烟量避免明火发生,需要从早到晚熏制一天,腊肉香肠才算是熏制完毕。
一般这活是周末大人来干,毕竟肉还算精贵,给熊孩子烧坏了可惜得很。
除非家里的孩子大到初二以上,不过那个时候孩子又开始叛逆,还好动,枯守一天熏棚对他们来说算是苦差事。
不过周至家里没这个问题,老妈早就知道要这孩子坐一整天都简单得很,给他搭配一本大书就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