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番外:小白二三事(二)(3/4)
族兄求到他家里让收徒的时候,苏轼还挺纳闷。但这可是小猫妖啊,难得一见的教化妖精的功德,苏轼还是很爽快地应下了。
现在苏轼发现,或许族兄求别人收苏小白为徒,猫妖什么的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他这个当爹的,根本硬不下心肠来教训猫儿子。
听听这唠叨,什么谁惹了你就半夜三更去套布袋子揍了便跑,可不要当面起冲突,也不要被人发现。这还是个正经文人教导孩子的方式?!
苏轼听得都气笑了。
都说慈母多败儿,这慈父可比慈母败儿多了。
为了不让自己关门弟子被教坏,苏轼赶紧捂住苏小白的耳朵,催着苏小白赶紧上京。
苏轼弟子之一的晁补之也正好今年科举。苏轼叮嘱晁补之,一定看好苏小白。
晁补之笑着应下。
路上,晁补之替自家师弟整理被苏轼敲歪的发髻:“之前已经见你稳重了,怎么今日又去气老师?”
苏小白笑眯眯道:“要出远门了,当然要让老师多念叨几句。否则之后他想我了,可没处念叨。”
晁补之不由失笑。
旅途无聊,晁补之和苏小白互相抽背经义、达者文章,两人皆为几乎过目不忘之人,交流起来十分愉快。
苏小白在师兄们之间,那是相当得宠。在老师那不敢说的话,在师兄这随便说。
于是一路上除了交流学术问题,晁补之就全听苏小白吹牛皮了,顺带还小小的诽谤一下老师苏轼。
比如我那老师就是逊啦,至少记忆力不如我。
苏小白也不想想,苏轼多大年纪,他多大年纪。别说他苏小白是一只小猫妖,记忆力对比人类来说本就开了挂,他这开了挂的记忆力,对比同样二十岁左右的苏轼,估计也就差不多。
毕竟苏小白的记忆力,也就比晁补之好上那么一丁点不多。
晁补之忍着笑,在苏小白吹牛皮的时候点头附和,夸奖师弟就是厉害。在苏小白说苏轼坏话的时候,则用不怎么坚决的语气劝说苏小白尊师重道,然后保证不会说给老师听。
这个时代的人都十分尊重老师,师生关系几乎能影响一生命运。但苏小白居然能在苏门弟子中肆无忌惮的说苏轼“坏话”,可见这小师弟已经得宠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