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初尝橡子凉粉(2/3)
煮橡子需要频繁换水,泡橡子同样也需要每天换水,一直换到水色清亮,没有其他颜色为止。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持续半个月,里面的单宁没有了,磨粉也就再无苦涩味。
相比起来,煮橡子虽然需要的时间短,可消耗的柴火却很多,一般人用不起,还是浸泡最经济实惠,只是急不来。
橡子煮好,石磨吊浆熬煮,再透凉。
等到晚上宋榛平回来,已经可以吃橡子凉粉。
用油盐香葱姜蒜拌过的橡子凉粉完全没有涩感,而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爽利劲道。
里面残余的一丝丝苦,反而增加了酸甜辣香的丰富口感。
宋榛平一边吃一边感叹:“以前只吃过橡子面窝窝头,怎么没想到做成这样的冻皮吃呢?”
在小石村时,每年春天青黄不接,家家闹粮荒时,他跟小安就要吃好长一段时间的橡子面窝窝头,吃起来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宋梨云笑道:“今天只在林子边上捡的,明天再多捡些,磨成橡子面可以天天吃。”
她没有说,这橡子凉粉的好吃不光是没苦味,里面还放着油盐。
宋榛平以前就是会褪去苦味,也用不了这些调料。
小安抱着碗闷头大吃。
橡子凉粉是粗粮,营养丰富,而且对肠胃好,宋梨云也不拘着他。
这一狂通吃,吃得他额角冒汗,肚子鼓鼓,腊黄的小脸上泛起红晕。
三人吃橡子凉粉就管饱,末了宋榛平还道:“再过几天,我也跟你们上山去。”
他没再反对捡橡子了。
可宋榛平在干活,说要上山去也是空话。
只有宋梨云带着黑金小安又去了几次山。
几个山头的橡子差不多已经被她捡光,宝林居的后院也堆起高高的柴垛。
宋榛平每天早出晚归,眼睁睁看着家里的变化。
宋梨云将浸泡着橡子的缸重新换上清水,已经泡了五天,水依然是浑浊的黑黄颜色。
这样子可不行啊!
想想已经堆满地窖上吨的橡子,宋梨云感觉有些头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