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 55 章(1/2)
第二日,徐郡守邀请萧瑾和楚韶前往紫竹林同游时,那时萧瑾已经将昨夜的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秦家两位姑娘跟着夏三娘去了庆州的一处府邸暂住。
那宅子在萧瑾出游之前就安排好了,老张办事一向稳妥,她也能放心。
同时也有守备军负责看守,戒备森严,出不了什么差错。
只不过夏三娘的婆婆年事已高,不方便乘坐游船。
所以萧瑾将对方转移到了信阳的另一处私宅,亦设守备军照顾看守。
将几人转移之前,萧瑾盘问过刺客和秦家三人,得出的答案与她之前所猜测的别无他样。
刺客虽然是四皇子派来的,但他们之前所效忠的主人是萧霜。
此事的关键只在于萧霜知与不知。
通过楚韶之前的描述,萧瑾基本上可以断定,萧霜应该是知情的。
但那日她所遭遇的刺杀,淬毒之刃对准的并不是她,而是楚韶,
这说明萧霜要杀的人是楚韶。
此时,萧瑾漫不经心地听着徐郡守介绍这片竹林的由来,心想萧霜为什么要杀楚韶呢?
楚韶陪同二人游玩,饶有兴味地看着那片翠绿的竹林。
竹林繁茂,偶有微风轻拂,惊动枝叶上的飞鸟,掀起一阵碧浪。
瞧着细长的竹叶,楚韶蓦地想起了昨晚立在游船上的一大一小两道身影。
彼时她正倚在朱漆的栏杆边,静静地听着萧瑾给秦雪衣讲起那些奇异的故事。
她的唇畔浮起微笑,像是天边如钩的银月。
萧瑾的声音低缓而又飘渺,比拂过湖面的微风更为轻柔。
那道单薄的背影倒映在湖水里,在月光下晕染开极浅极朦胧的颜色。
楚韶站在楼阁上专注地凝视着萧瑾,好像在看一幅画。
一张卷轴从楚韶眼前徐徐展开,她知道这幅画可遇不可求,始终只属于游船上的清风,还有天边明月。
她只是看画的人,这一点她非常明白。
只是当萧瑾将竹叶抵在唇间,吹奏出喑哑的乐曲时。
楚韶看着对方微微蹙起的眉,还有身侧那一排随着夜风拂动的杨柳。
有那么一瞬间,她竟然不太甘心只当一位看画人。
这时,楚韶想起她的腰间佩了一支玉笛。
那是她刚刚在游船上发现的,她也许久不曾用笛子吹奏过乐曲了。
望着待在船板上的萧瑾和秦雪衣,楚韶心中莫名生出了一种想法:这样的人衬着这样的景,若是染上鲜血,反倒玷污了夜色。
可见萧瑾说的话或许是对的,鲜血也并不会时时刻刻都让人感到愉悦。
于是楚韶抽出了腰间的笛子,在月色湖光交相辉映之时,将玉笛横至唇畔,吹奏出了一首乐曲。
这首曲子到底叫什么,楚韶其实已经快忘了。
但夜色很美,竹椅上散落的青丝也美。
她觉得自己应该吹奏出一首好听的曲子,来衬这些动人心魄的东西。
直到萧瑾仰起头,对上她的视线。
楚韶这才想起,自己吹奏出的曲子叫做长相思。
……
上元节将至。
按理来说,此时萧瑾是时候该启程回京了。毕竟像元宵这样重大的节日,宫里面肯定是要设宴团聚的。
只是她前脚刚救了剑客的家属,后脚便返回京城,未免显得有些蹊跷。
为了将“游玩”的名头彻底坐实,也为了趁机笼络一下徐郡守。
萧瑾干脆就不回宫了,准备在庆州过元宵节。
只是待在徐郡守的府邸里,和绝歌通信未免不便。
于是萧瑾决定,还是借着游玩的名头出府一两日,待到绝歌将一切调查清楚后,再回郡守府商议合作之事。
徐郡守觉得萧瑾是在试探他,所以也不会挽留对方,只是携着家眷恭敬地将萧瑾送出了府邸。
然而他在背地里却有些着急,时不时地问食客:“你说燕王殿下此番前往庆州,不会真是来游山玩水的?为何不管本官在明处示好,还是在背地里暗示,燕王殿下始终都没有给出一句准信儿。”
实际上,萧瑾确实是在试探徐郡守。
如若对方示好一次,她便忙不迭地与其结盟,这结盟未免来得太过轻易,也会自掉身价。
萧瑾知道,徐郡守迫切需要一个足以和穆家对抗的人,这个人可以是太子,也可以是她。
换言之,徐郡守的结盟对象有很多,其实并不是非她不可。
如果此时徐郡守能够轻易和她结盟,那么想来以后也可以轻易地反水背叛她。
食客摇摇头,对徐郡守说:“大人,敝人觉得燕王殿下大概是在等。”
徐郡守:“燕王殿下在等什么?”
食客笑了笑,回答:“燕王殿下或许在等大人您提出条件……一个足以将您绑上一条船、也只有他才能帮您解决的难题。”
……
萧瑾等了几日,见徐郡守迟迟不来提条件,心中也并不慌张。
她相信,对方迟早会来的。
所以眼下她十分自在,甚至还有闲心去置办有关元宵的事宜。
这几天萧瑾做了几个不痛不痒的额外任务,基本上把本月的生命时长都给拿到手了。
只是这些任务太过简单,让她开始怀疑系统是不是在攒大招,先布置几个简单任务起到迷惑作用,而后再好好整一整她。
不过系统的想法与她无关,此时的萧瑾接收了前几日从燕王府运来的一批货物,准备在元宵节的时候派上用场。
与此同时,绝歌也寄来了一封信。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她罗列了这几月购买.春山空的客人。
萧瑾把上面的名字一个一个地看完了。
看完之后,她有些疑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