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情诗(1)(2/4)
“小七的事,以后不许再提。”最后秦家主如此道。
——秦方浓是到了十几岁才明白其中的意思。
母亲是说:你自诩伟岸,也接受了规矩和侍君们共分我。把你放到“女人”的位置,你也一样如此“失控”、“不可理喻”。
秦方浓平心而论,从道侣的角度来说,母亲绝非良配。
尤其是年老之后,虽然修士的外表依旧只有三十多岁,但思维上早已固化、感知淡薄。
男人对于大部分幽篁山庄的女人来说只是为了绵延后嗣而存在的,反正不管有多少个,最后孩子总要从她肚子里出来。
这些孩子对一个母亲来说并没有区别——高阶的修士难以孕育后代,每个都很重要。
他和姐姐秦圆道同母又同父是凑巧,而非有意控制。
母亲对正夫和侧夫都缺乏尊重,但这在幽篁山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家主,她很有能力,她才华过人。
司徒越少年时被这样的女人吸引,也早知她寡情,却也飞蛾扑火般投入了,甚至不惜和家族决裂。
他觉得自己付出这样大,总该感化她,可天底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所以六岁那年,他给自己的儿子种下三昧珠、希望不要重蹈覆辙,等秦方浓七岁生日之后,他患上了“怪病”,再也难感知到浓烈的情绪。
秦方浓想,他也可以理解。
只不过,难以赞同罢了。
*
十岁的时候,母亲去世,陨落于秘境之中。
父亲初闻此讯,惊得摔掉了手中的花瓶,当场落泪。之后素缟三月,追随而去,死前给小儿七郎取字“方浓”。
那时候的秦方浓已经失去对情绪的感知力,淡漠地想:他恨她,又如此爱她,以至于甘愿殉情,真是不明白。
秦方浓,情方浓时,这个字真的不是在讽刺他吗?
——司徒越的伤心气短其实是正常的,上一代、乃至上上一代秦家主都还没有陨落,只是退位隐居了,怎么他的道侣就这样倒霉?
秦圆道继承家主之位,过程顺利。在此之前,她就已经是同辈中最耀眼的人物,也早就开始帮母亲处理分担事务。
之后的六七年乏善可陈。
秦方浓所患的怪病越来越凸显,渐渐山庄上下都知道小七郎换了个性子。
他无法体会情绪,就也无法通过其她人的反应来及时调整自己,就干脆不调整了,成天一副笑吟吟的样子。
小时候,他写的诗词恨不能都是什么《葬花吟》《葬蝶吟》,一句话有千百种柔婉哀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