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举世皆浊孙郎周郎。(2/4)
荀家文若的确贴心,他也不担心这人以后会弃他而去,如今这下,不是他自夸,比他身边条件好的几乎没有,就算有,看在姻亲关系上,荀氏叔侄也不会选择袁氏之外的人了。
和战『乱』不休的其他方相比,冀州是块难得的乐土,到处兵荒马『乱』,百姓四处流亡,被各路诸侯收编为私兵的不在少数,朝廷管辖下的郡县兵力不够,威慑力更不够,只能看着他们慢慢壮大,等他们壮大到朝廷派兵也剿灭不了的步,那就成了心腹大患。
商人活络,先通过这些豪族定好规矩,把盐卖到民,赚到钱换成米粮来让百姓休养生息,只要他们这里足够安稳,流民听到风后不用催也会往这儿来。
在这人力比任何东西都值钱的时代,人口数量越多实力越强,百姓日子过的好,冀州才能越发安稳。
表面上看他是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换百姓安居乐业,实际上,他只是拿出了一个简简单单却远超这个时代的粗盐提纯的方子。
流民涌入冀州,他能安置好那些百姓,就能同时做到强本弱敌两件事,何乐而不为?
在座几位不少也是心怀百姓,是听他的意思是要把方子拿出来,还是震惊不已。
他们可以散家财来赈济流民,可以招兵买马帮人起事讨贼,是让他们拿出自己家祖传的这些东西,他们怕是做不到。
他们自小接受的育都是祖传之物不可轻易让别人知晓,若是有一到了变卖祖产的步,家业也就到了救不回来的步。
除非活不下去,不然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就不能动。
是现在,袁氏竟然拿出了提纯细盐方子,甚至还要以粗盐的价格卖给百姓,他们自愧不如。
鲁肃掀起衣摆起身,他『性』格豪爽仗义疏财,听到这里已经按捺不住心的激动,走到端端正正行了一礼,“大人心怀下,肃望尘不及,接下来有什么事情大人尽管吩咐,临淮鲁氏莫敢不从。”
有鲁肃头,糜芳、卫兹以及卫觊也很快表态,甄俨年纪小经历也少,还没明白其的弯弯绕绕就看到旁边几人接连起身,慢了一步赶紧爬起来,大表示甄氏也听大人吩咐。
苏双和张世平『插』不上话,这几家都是有名的豪族大家,他们两个只是区区马商,家里有钱也比不过家里有官的,是这种时候安安静静不说话也不行,他们来这儿可不是为了做陪衬的。
反正他们所有人在大人面前都一样,这些人身上有官职,应该不会亲自经商,他们不一样,他们两个常年往返于北,民什么情况他们两个最清楚,可以给大人查漏补缺,这一点其他几位肯定做不到。
等站起来的几个人全都坐回去,苏双清清嗓子走过去,先是眼含热泪为下百姓感谢州牧大人的大恩大德,然后着重描述世道艰难生意不好做。
就算是世代经商的豪族,生意也一样不好做。
当官的需要名,他们这种有固定商道来经商的人一样需要名,甚至比官员更重视名,当官的不要名百姓也不能拿他们干什么,经商没有名,到手的钱可就都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