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流离不平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3/4)
原焕他这反应弄得有些莫妙,“在下何说过自己姓曹?”
曹『操』脸上已经烧了起来,连忙解释道,“兄长勿怪,乌程侯尚不知晓您的身份,所以听到刚才的话后多有猜测,非有意冒犯。”
说完,赶紧拉着孙坚小声解释,他刚才喊兄长不代表上面那位的是他的兄长,他只是借儿和袁本初的情谊,腆着脸才有了这么个称呼,不能往旁的地方想啊。
孙坚的表情加茫然,“袁本初?”
什么情况,这人不是出身寒门吗?
怎么会儿不注意,也变成汝南袁氏的人了?
等等!
袁本初和袁公路的兄长?
这岂不就是那个被董卓杀害的太仆袁基?
乌程侯猛的反应过来,是啊,这人是寒门还是世族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便他和袁绍袁术是亲兄弟,以后也不会和那俩伙走太近,甚至在训那俩伙的候还能打着正言顺的大旗。
兄长训弟弟,多正言顺。
今儿他就把话撂这儿了,原太守这个大哥,他孙文台认定了!
原焕被这人目光灼灼盯着,实在猜不到他在想什么,于是将目光转到曹『操』身后的个武将身上,曹洪上次见过了,剩下的这位夏侯惇夏侯元让,虽说能力算不得拔尖,但是在曹『操』手下,他的恩赐尊荣无人能及,是无数臣子感叹做人臣能做到这种地步也算死而无憾的标榜。
夏侯氏世代将才辈出,英才济济,夏侯惇与夏侯渊皆为中翘楚,又都重情重义,只是这些年夏侯氏也没落了不少。
身为大禹后代,后为杞侯的夏侯氏,血统的确不俗。
杞,便是那个杞人忧的杞,说起杞人忧,他忍不住想起来之前看过的小故事,杞人不是无缘无故就忧,有史料记载,鲁庄公年,上下起流星雨,正好砸到杞带,大半个都被砸没了,大火连烧三个月,内人心惶惶,生怕再次塌下来。
别说杞人,他要是在场,他也害怕。
夏侯氏的起源的确尊贵,只是在春秋之后,随着杞的覆灭也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之中,作为杞侯的后代,后人不得不改姓‘夏侯’,之后默默无闻,直到跟着刘邦征南闯北,从未差踏错的夏侯婴,才再次步入辉煌。
夏侯婴给子孙挣来的世袭爵位,但是爵位的世袭与否不是赐下爵位的君主说的算的,没过多久,夏侯氏就再次跌入低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