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忐忑的中国人(1/2)
某报青年记者按约定时间到家中采访,我见他的采访提纲上赫然印着四个大字——忐忑中国。
不禁一怔,问:什么意思?
答:觉得这四个字具有概括性,打算作为采访题目。
怔而又怔,又问:为什么是这四个字?
答:我在电话中听您说的啊,您不认为作为题目很好吗?
我说的?——想了想,郑重地予以纠正:前几天我感冒,语言不清,你肯定听错了。我说的是“看客中国”。
于是轮到那青年一怔了,接着,有点儿不知所措地发起呆来。
问:是顺着“忐忑中国”的思路提出问题的?
他默默点来,脸颊上淌下汗来。看得出,倘我完全否定了他的采访提纲,那将是他毫无心理准备的事,采访思路必然陷于空洞。
我赶紧递给他纸巾。
他拭汗时,我宽慰道:别急。若以“忐忑中国”为题,我也是可以接受你采访的嘛!
他顿时释然:真的?
我笑了:当然真的。“看客中国”这一题目,留待你以后采访我。我今天先接受你关于“忐忑中国”的采访如何?
他笑了。
我已知道他是来自西部农村的青年,家境贫寒,父亲还有哮喘病,靠母亲背井离乡去打工,才含辛茹苦地供他读完了大学。他有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妹妹。怀揣反哺家庭之心,但以中文大本学历若在家乡想找一份工作并不容易,所以成了“京漂”一族,闯荡两年,不久前工作才稳定在某报社。说“稳定”,是相对而言。刚刚结束试用期,基本工资两千元多一点点。去掉食宿费用,所余无几了。
这使他不可能不是一个忧郁的青年。
接下来,似乎倒是我在采访他了。
先坦率回答我几个问题行吗?
行。
中国给你以忐忑不安的印象吗?
对。
你认为中国有一天会乱起来?
不止我一个人这么认为,许许多多的人都这么认为。
对乱与不乱,你持什么态度?
有时候真希望干脆乱起来。有时候又特担心,心想千万别乱起来。
为什么有时候希望干脆乱起来呢?
那样全中国肯定重新洗牌,机会和公平,也许就有我这种人的份儿了。
为什么又怕乱起来呢?
万一并不是那样呢?我的命运岂不更惨了?
你觉得中国真的天下大乱了,对富人们会有什么损失?
大约也不会有什么大损失吧。他们纷纷离开中国就是。
对底层大众,包括你这样的青年,会有什么利益吗?
房子和车子他们带不走吧?起码可以先住进他们的大宅,再开上一辆他们的好车!
再将爸妈和妹妹接到北京来,享几天福?
一定的。
以后呢?
他没明白我在问什么。
你现在工作着的这家报社注定不存在了呀!天下大乱的国家,不需要很多份报了是不是?
他沉默了。
但对于你,乐观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比如你也许会成为一位很年轻的、靠能力被公选的国家公仆。于是你成了有地位、有权力的人物。
他苦笑。
你一旦成了那样的人物,就同时肩负了平定骚乱的责任。比如,由你下令,或由别人下令,你作为执行者,要将那些占住进公共楼厦的人们驱逐出去。而他们曾是些和你一样的人,并且也将他们的父母亲人接到了北京,一心想要从而成为住大宅、开名车的体面的北京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