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造炮达人(3/4)
原来的孙承宗对于朱由校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命。
但是朱由校派来的人,给他展示了客氏的人头,让孙承宗认为,这朱由校还是有救的。
于是,孙承宗又重新回到了朝廷当中。
还有另外一个消息就是,那徐光启也被廷推为内阁大学士。
在这么多的大消息掩盖下,谁也不曾发现有一个,已经被魏忠贤罢免的兵部职方主事,竟然又被皇帝直接下旨提拔为工部侍郎。
这人就是孙元化。
话说这新任工部侍郎的孙元化,也算得上是来历不凡。
孙元化祖父孙抬,是明给事中孙浚的后裔,居江东高桥镇(今上海浦东),有子3人。
其父亲孙继统,因为致力于诗作,不愿为官,后迁居嘉定。
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孙元化出生在嘉定县高桥何家弄,后迁居嘉定县城。
他“天资异敏,好奇略”。
据光绪《嘉定县志·人物》所述,其曾到上海县徐光启学馆受业。
又据程嘉燧《寿怀西徐翁序》所述,其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
因从徐光启学习火器和数学,只因热心西学,未能考中进士,遂放弃科举功名,潜心研究西学。
可以说,他是这个时代少有的西洋火炮专家。
于是,孙承宗又荐其为兵部司务。
孙元化后来在边筑台制炮,凭借着这个功劳,朝廷又让其进兵部职方主事。
天启二年(1622年),辽东战事吃紧,建奴屡屡叩关。
孙元化便向朝廷条呈《备京》、《防边》两策,受到朝廷的重视。
再后来,兵部尚书孙承宗出任蓟辽经略,用孙元化筑台制炮主张,决定筑宁远城,还让孙元化负责这个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