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小意讨好(1/2)
待李淮回了书房后,元思蓁立刻冲去西厢,将早上丢在一旁的绣活翻出来,急急忙忙穿起了线。
玉秋见她迟迟穿不进,便伸手接过针线,一脸疑惑道:“王妃不是说不绣了吗?”
元思蓁抿了抿嘴,好半天才扯出个勉强的笑,说:“我与王爷这般情深义重夫妻恩爱,自然要绣鸳鸯交颈送他啊!你快教我,太阳马上要落山了!”
这些日子在李淮面前演得还算顺遂,两人相处也称得上和睦,以至于元思蓁有些大意,忘了李淮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物。
这生辰礼千万不可随意打发,她不仅要绣,还要亲手一针一线地绣。万一李淮从中看出什么,那可就......
元思蓁压下纷乱的心思,从玉秋手中接过绣花针,专心致志地绣起了这份沉甸甸的生辰礼。
待她终于绣完图案,再抬头时天已全黑。
“怎么样?”元思蓁忐忑地举到玉秋面前。
玉秋面色有一瞬的迟疑,又很快称赞道:“王妃第一次能绣成这样,已经很难得了。”
元思蓁自然知道自己绣的不好,这哪是鸳鸯交颈,分明是肥鸭互啄,她安慰自己道,只要这东西是她亲手绣,明日交到李淮手上再演上一番,应付过去应不是难事。
图案绣完便要扎成荷包,原以为缝起来容易,没想到用的针线粗上许多,费了不少力气,待一圈缝完,元思蓁用来扯线的小拇指上,也留下一道深深的红痕。
玉秋见此连忙道:“是我疏忽了,没给王妃套上指环。”
“无碍无碍!”元思蓁连连摆手,趁玉秋不注意,还特意又压了压,让那红痕更加明显。
她胸有成竹地看着荷包与手指,现下美人计苦肉计都齐了,不信李淮还能瞧出什么。
元思蓁将荷包收好才伸了个懒腰回房,却见李淮已经闭目躺在床上,她匆匆梳洗一番,便蹑手蹑脚地跨过他,爬进被窝中。
她看着李淮月光下轮廓分明的侧脸,毫无防备的睡脸竟带着一丝青稚,这才想到他也不过才二十出头,就已在腥风血雨中斗了这么多年。
若他生在寻常人家,想必也是个清风霁月的儿郎。
“可惜......”元思蓁不自觉地喃喃。
谁知李淮却并未睡着,闭着眼薄唇微启,“可惜什么?”
“没什么。”元思蓁回道,“以为王爷睡了,可惜没在今晚说上句恭贺生辰。”
李淮仍不睁眼,良久才淡淡答道:“我听到了。”
元思蓁一笑:“这便不可惜了。”
这天夜里,月色无垠,又拨人心弦。
————————————————
自李淮失忆后,他再没有起晚耽误过早朝的时辰,即便今日是他生辰,也早早更衣别冠。
元思蓁前些日子伺候李淮有些懈怠,今日却极是殷勤,梳洗宽衣就没让丫鬟动过手,她环着李淮的腰系上掐金丝的腰带,又亲手一根一根摆弄好玉佩上的穗子,临了还递了个雕花银手炉给他。
“今日回暖了许多。”李淮有些诧异地看着她,寒冬腊月他都不曾带手炉,何况开春,可见元思蓁满眼期待,只好接到了手中。
“都是蓁蓁亲手准备的。”元思蓁刻意咬重亲手二字,又牵着李淮去往正厅用早膳。
她昨夜特意吩咐后厨备好七八样精致的吃食,又一道一道夹到李淮碗中,就差喂到他嘴里。
不知为何,李淮觉得她今日有些奇怪,虽平日里也会这般,但今日似是特别殷切。
他瞄了眼元思蓁挂着浅笑的脸庞,忽然想到,她难不成是犯了什么错,或是别有所求?
李淮放下筷子,轻声说道:“有事但说无妨。”
“啊?”元思蓁一愣,停住夹菜的手,又把茶盏递到李淮面前,“我无事要说啊!”
李淮见她神情坦然,不似有假,不禁想是不是因着他生辰,才想来讨他欢心?
思及此,李淮心中似是被清风拂过,他看了眼院中抽出嫩芽的柳枝,不由弯了弯嘴角,又接过元思蓁手中的茶盏,抿了口带着她气息的清茶。
待到去上朝的路上,李淮也从未有过这般心境,长安城一路的熟悉街景,也似染上了春日的新色。
不过这好心情,也在见到李清时戛然而止。
李清低着头立在大殿的白玉梁柱底下,脸色阴沉,时不时打量他。
李淮微微挑眉,他虽猜到李清会将断腿换走,却没想到他今日敢毫发无损地出现在他面前,难道就不怕他察觉什么不妥之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