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一听就会,一学就废(3更求订阅)(3/4)
我看这是不尽然的,写诗词文章也是这个道理。
像牡丹诗这样的诗句,写起来不要太简单,唾手可得。
算不上难事,只要感情酝酿到位,掌握了平仄韵律,注意好遣词造句,步步成诗也不算难。”
三味书屋的夫子、学子听着,频频点头。
觉得肖童说的不错,写诗、写词,确实就是这么回事。
无非是感情、平仄、韵律而已。
不过,随即他们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
写诗写词一听就会,一写就废!
格律在那里摆着,很多读书人都会填,可是想要写出来千古名篇真的太难。
说着容易做着难。
“你们要是不信,我在念几首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牡丹诗。”
肖童回忆了一下,“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声音郎朗,出口成章,刹那便是四首牡丹诗词。
每一首,都足可名动千古,流传后世,天地间才气涌动起来,精白才光从天而降,朝着肖童的身上涌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