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2/2)
若杜舟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形象,肯定郁闷死。
赵奉邺听了个大概,皮笑肉不笑的问道:“听说这个人腿被打断了?”
妇人噎了一下,道:“是……是杜家派人去打断的。”
“高武去检查一下,要是没有打断,就成全他一下,这大喜的日子,雪都没化净是白色,染点血才有好彩头。”赵奉邺继续道。
高武一听,立马笑道:“好嘞。”
他抄起扁担,朝着躺在担架上的老汉走去。
“别啊。”杜舟赶紧阻止,不料赵奉邺却拉住了他的手,杜舟看向他,讷道:“这……这样不好吧?”
“没事,他会跑走的。”赵奉邺眼中染上淡淡的笑意。
他话音刚落,高武正好走到老汉面前,扬起扁担,看上去用足了十成力气,高武又生的高大,这一下看上去就十分有分量,老汉眼中染上了恐惧,赶紧从地上爬起来,飞快的跑了出去。
那腿脚十分麻利,哪里像是被打断腿的样子?
妇人赶紧去追自家老汉,一边着急道:“你跑什么,你跑什么,你腿断了呀!”
“断个屁啊,不跑要被打死。”老汉跑远了,声音从长街的另一头传来。
街上看热闹的人顿时哄笑起来,好不热闹。
迎亲队伍的喜乐又开始奏起,欢欢喜喜的,不过这么一耽搁,喜婆道了句:“不好,误了吉时。”
“骑马回去就行。”赵奉邺看了一眼那个花轿子,目光落在马上。
杜舟赶紧问道:“总不能让我坐轿子吧?”
赵奉邺翻身上马,伸手到杜舟面前,杜舟犹豫片刻握住他,也上了马。
翠儿赶紧递上大红的披风,赵奉邺一把将杜舟裹在怀里,策马回杜宅。
身后的迎亲队伍,脚程自然跟不上马,还要一边跑一边吹奏,各个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好在最后赶上了吉时。
跨过火盆,拜过皇天后土。
杜玉坤铁青着一张脸坐在高堂的位置,不情不愿的接过新人的奉茶,沈泊君满脸笑意的给上了红包。
主婚人念着贺词:“紫陌风光好,绣阁绮罗香。相将人月圆夜,早庆贺新郎。先自少年心意,为惜殢人娇态,久俟愿成双。此夕于飞乐,共学燕归梁。”①
门口的炮竹响起,欢欢喜喜道了句:“礼成,送入洞房。”
杜许扶着骨裂的冯渊也来参加了这出婚事,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为什么杜舟的婚事办的比他体面多了?
怪只怪娘亲没有那个本事,冯家又是文臣告老归乡的,没有那么多钱财,又或者他婚前便跟冯渊暗度陈仓,所以冯家没有那般重视。
这都不是重点,冯渊全程看着杜舟,一身喜服,笑得十分明艳,在人群中受着大家的恭喜,眼睛都闪闪发亮的,而他身旁的那个男子,一直看着他,眼中也带着笑意。
真是……不合规矩!
杜许撞了一下冯渊,道:“别看了。”
冯渊落寞的收回目光,他真的跟别人成亲了,他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站在他身边。
“待会我们早些回去,晚上你还要看书,为明年的春闱做准备。”杜许耳提面命的说道。
冯渊听到这话直皱眉,杜许嫁给他之后说的最多的便是这话,读书写文章又不是他说一句话就行的。
作者有话要说:①《水调歌头》,哀长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