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4)
这回陈殊到是不发烧了,只是上吐下泻,幸好吃得下东西,没有头一次吓人。约瑟夫大夫觉得这次的副作用可以接受,于是便连着几天按照这个剂量用药。
大概是上帝真的掷骰子了,陈殊一天天好起来了。冯太太照旧每天都来,有事太忙的时候,便叫两个女儿来陪她。两个小丫头,一个叫尔雅,古灵精怪;一个叫尔雯,温平善良。
冯太太拉开窗帘,今天是难得的好天气,吩咐两个女儿:“二丫,你们两个去推个轮椅来,今天天气好,咱们推你陈姨出去晒晒太阳。”两个丫头答应了,蹦蹦跳跳去找护士去了。陈殊算起来差不多住了一个月了,两个小丫头对医院很熟了。
陈殊走到窗户前,清风徐来:“今天竟然出太阳了。”
冯太太推了陈殊到医院的小花园里,冬天的太阳暖洋洋的又不灼人,很是舒服。
陈殊惬意的感叹:“拥有健康的身体,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冯太太笑陈殊说话这样文绉绉,道:“陈小姐,你说话可真像我先生,文绉绉的。”
陈殊不以为意:“我这是切身体会,以前没有得过这样命悬一线的大病,总是不爱惜身体,这次受了大教训了。”
冯太太很赞同:“说的是,人年轻的时候就要注意保养,平时炖炖汤来喝,老了才不受罪呢。”冯太太是广东人,说起炖汤,煲汤来,总是滔滔不绝,很有一手。
冯太太津津有味的把自己煲汤之道说了一通,又说:“他们上海人是不懂这些的啦。”陈殊时不时附和上一两句,哄得冯太太眉开眼笑。家里的丈夫婆婆,乃至于两个女儿都不喜欢喝冯太太的煲汤,冯太太很有几分怀才不遇的意味儿。
冯太太:“陈小姐晓得煲汤,莫非是广东人?”
陈殊倒不是广东人,家里也没有广东人,只是在广东出生,知道一点罢了。陈殊笑着摇头:“以前家里有个长辈是广东人,她煲汤也是极好的。”那是家里做饭的阿姨,给陈殊做了几年的饭,也算是长辈了。若是直接说是做饭的阿姨,未免有点冒犯了冯太太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