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毛远遭贬谪(3/3)
但要陈同就这样若无其事的就放过毛远,陈同又觉得自己君颜何在,于是下旨道:“毛远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朕念其对社稷有功,今日便不再追究他欺君的死罪,从即日起,免去他吏部尚书的职务,贬为刺史,以观后效。”
君言既出,谁还敢不识好歹,犯言直谏,大家也都不再做声,因毛远这事,所有人更是兴趣素然,陈同更没料到这场聚会因此不欢而散。
毛远在宴席上佯装心疾而被陈同识破遭到贬斥的事情,很快便在朝野上下传得沸沸扬扬,满朝文武不仅因为毛远的事顿感心寒,而且对陈同那样的做法更是极为不满。
只是因为陈同乃一国之君,大家虽然有满腹怨言,当面还不得不对他恭维,只能在背后议论纷纷。
整个朝堂上一片沉寂,显得冷冷清清,所有朝臣像被烤嫣了的茄子,一个个谨言慎行。再也没有往昔那种君臣之间热烈讨论的热闹场面。
陈同在开始几天也在不断反思,甚至有些后悔自己草率做出的决定,但过了几天,便又开始自我安慰起来,认为自己一国之君,掌管天下大事,统领万里江山,理政期间晋升或贬谪某些卿臣,那全在自己权力范围之内,根本用不着看别人的脸色,这是很正常的事,至于大臣们有什么意见,他们尽可保留。
至于对毛远的贬谪,是否合理,陈同其实内心一直有一丝不安,他也隐隐觉得做得有些过分,毛远其实并无无过错,真要论起来,还是自己不知检点,偏要在服丧期间搞什么宴会,才引起这样正值之臣的反感。
贬谪毛远,最为不满的当数陈叔慎和童建业,这两位与毛远同受先帝重托,辅助陈同,从利益链条来看,陈同既然对毛远下手,说不定哪一天也会把无名怒火发泄到自己身上,何况两人又是忠心为国,他们也不愿意看到毛远这样一位正直有位的人遭受不白之冤。
童建业过去长期跟随在陈同身边,十分了解自己这个主子看似懦弱,其实骨子里却有一种倔强的脾气,如果直接去找他替毛远说清,说不定反而会激怒他,热火上身。
思来想去,觉得陈同对当今太后还算孝顺,而太后也是受遗命辅佐朝政,她应该不会坐视不理,陈同看在母亲的情分上,对太后的要求也许不会拒绝。
于是两人来到柏梁殿,向太后陈述了自己的意见,认为毛远即使对圣上有所不恭,但对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得到先帝的赏识,并遗命为辅政大臣,圣上因此小事儿将他贬谪,这回让朝野上下心寒,对国家不利,希望太后出面干涉此事,劝说圣上收回成命,以安众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