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榜上有名(1/2)
在经过一番相互发表意见后,挑选出了三十篇作品,并进行了排名,再由主持人去前台宣读,然后进行下一轮比拼。
当主持人念着手中名单上的名字时,大家都静静地听着,害怕错过了自己的名字,只有袁玲心神不宁,她不知道那个陈兄去了哪里,而一去再无音信。
当名单念完,下面便顿时沸腾起来,那些士子有人欢喜有人忧,榜上有名者得意洋洋的享受着周围认识的人一片颂美之声,失意之人自顾摇头叹息。
袁玲没有熟识之人,身边也没有人知道她已经榜上有名,所以她只顾东张西望找寻那个心中的背影。
而尤为引得大家感兴趣的还是这名单中有好几位大家熟知的大儒,这几位大儒,就如同当今的明星一样,即使那些失意之人,能够看到这些明星也觉得自己不虚此行。
任何时代的读书人的目标其实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报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二是以自己饱学之才,能够开宗立派,传自己一家之言。
今天来到这里的读书人怀着这两种心思,他们中有世家大族的子弟或者是旁支子弟,有家里是大富之家的,也有出身寒门家境贫困的学子。
但也有另类,就如引起陈同关注的沈客卿,他是来dǔ • bó的,因为他原本出自大族,若依祖辈的荫德,要想弄个一官半职干干,那是手到擒来之事,但他认为自己除非不干事,要干就干大事。
听闻太子也会来参加诗会,于是他决定来此赌上一把,只要是能引起太子的注意,他相信自己的前程会一片光明,自己一飞冲天的时间就不会太远了。
要dǔ • bó就要胆大,就要别出心裁,就要符合太子的心意,为此,沈客卿可是煞费苦心。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太子与太子妃之间那点夫妻之事不知怎么就传出了东宫,太子妃整天就只知道礼佛,陈同为此大为不满,沈客卿猜想陈同对佛一定会因太子妃而心中存有芥蒂,尽管信佛是大多数人的愿望,但这事在前朝因为信佛之人太多,甚至引起国家兵源枯竭,前朝也曾对信佛之事痛下杀手。
如今这事死灰复燃,还有日渐蔓延之势,沈客卿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太子因为太子妃信佛而和自己关系生疏,一定对信佛这事不满。
而诗会的主题偏偏就那么巧的含有‘佛’字,所以沈客卿在自己的作品中便暴露出了对信佛的不满,而且指出要灭佛兴儒。
沈客卿知道自己写下这诗,那些个老学究一定嗤之以鼻,他猜想自己的诗一定不会被选上,‘南朝四百八十寺’从这句诗里便不难看出,佛教对于南国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已经深深融入到南国百姓的生活中了,在整个南国,百姓信佛、官员信佛、贵族信佛、甚至当今天子也笃信佛教。
不过沈客卿觉得无所谓,他来此的目的并不是要在诗作上夺得什么名次,因为自己压根就不是来参加诗会的,他只是来博得关注,博得太子一个人的关注,至于其他人怎么看,与他毫无关系。
但是令沈客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名字居然出现在了主持人口中,他愕然了,随即闪过一丝惊喜:太子果然来参加诗会了,而且还特别关注到自己,因为那些老学究是根本不会赞同他的观点的。
而且他的名字还排在前面十位,这让他激动地大笑起来,人生需要一搏,看来自己这次是真的赌对了。
“沈兄恭喜你哟,看来接下来的比赛沈兄大才施展,说不定能拔个头筹呢。”这时沈客卿身边的一个青年人向他抱拳贺喜道。
“施兄见笑了,拙作能入几位老先生法眼已经让小弟兴奋不已,至于诗会之头筹小弟安敢作此妄想,我倒是觉得施兄才冠古今,此次诗会理应拔得头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