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一切都是老美的错(3/4)
放10年之前,数码摄影机还不是特普遍的时候,不仅是成功与否不知道,连失败与否也不知道。
当时用的是胶片机。那个东西的特色,就是拍完了导演不知道画面什么样,要把胶片放冷藏室里面,空运到能洗片的大城市,洗出来了才知道,洗之前不能见到一点光,也不能受热。
最起码得隔了一两个星期。
所以当时摄影师的地位比现在要高得多,说是第二导演也并不夸张。因为好坏全凭摄影师的经验,他判断这段能不能成。
现在的情况就是,不能成。
郭凡说:“这个镜头太难了,要是放在二三十年前,几乎是不可能拍出来的!除非导演是墨镜王那种人,不计成本一遍遍的穷举,直到拍出来为止。”
又说:“但是,这也恰好证明了我们的厉害。为什么?因为技术才刚刚发展到有可能做到,我们就尝试拍出这样的段落,这是很有突破性的。这说明我们的方导,已经成为世界级的引领导演。”
方沂:“好话都让你说了,但是光说好话,拍不了片啊。”
郭凡知道他不甘心,非要啃下来这段了,立马换了口风:“我们现在拍不了,总是能拍得了的,大不了两个星期,三个星期……遇山开山遇水涉水,难道还搞不定吗?”
宽甸片场不仅仅有这一个布景,实际上整个宽甸县郊外有三处都作为拍摄场地。于是会出现这边美军沿着河打了一枪,另一边七连战士从三公里以外的公路边窜出来,激烈和美军“对枪”。这都是为了节省成本,反正剪辑到一块儿也看不出来。
郭凡讲的有道理,大不了继续死磕。不影响拍其他的。
随后的两天,方沂彻夜苦思,白天就召唤特效组和美术组的人,讨论怎么在不影响画面效果的情况下,更改拍摄设备,使得能达到目的。
说人话,就是怎么让火光变得更大,变得更亮堂堂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